
11月20日,孫艷拖著水管行走在列車之間。11月16日以來,我國東北大部普降大雪,冰城哈爾濱更是迎來196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降雪。在哈爾濱火車站兩條鐵道之間,女工孫艷踏著積雪,深一腳淺一腳為車廂上水。三天的暴雪幾乎將鐵道掩埋,冰天雪地里,工作難度比平時大了許多。哈爾濱站整備車間給水工區(qū)共有上水工人65名,其中8名是女工。孫艷說:“像餐車、茶爐車這樣用水比較費的車廂需要30分鐘才能上滿。這幾天的暴雪導(dǎo)致大量列車延誤,今天我上了50列火車的水,超過平時一倍,想去廁所方便一下都沒時間,只能憋著,我這叫有功夫上水,沒時間‘放水’”。作為哈爾濱鐵路局哈爾濱站整備車間給水工區(qū)一班的一名普通工人,孫艷一干就是26年。長時間的戶外作業(yè)和嚴(yán)酷的自然環(huán)境,讓不少上水工患上了關(guān)節(jié)炎。值班員熊健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一趟始發(fā)列車上水完畢大約要40分鐘,過路車作業(yè)時間在20分鐘左右。哈爾濱站車流密度大,從晚7點到早7點的12個小時內(nèi),平均每小時有5、6趟列車通過。由于停車時間短,上水工只能不停地穿梭在線路間,風(fēng)雪無阻,一個班下來,最少要跑10公里,工作強(qiáng)度大得讓人望而生畏。面對困難,孫艷爽朗地說:“夏天走著硌腳的石子路蒸桑拿,冬天踩著過膝的積雪體驗極寒,可這么多年咱從沒丟過車、更沒漏上過水!”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11月20日,哈爾濱火車站內(nèi),哈爾濱站整備車間給水工區(qū)值班員熊健拉著孫艷邁上站臺。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11月20日,哈爾濱火車站內(nèi),孫艷拖車長長的膠皮水管為車廂上水。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這是孫艷口袋里揣著的列車進(jìn)站時刻表(11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11月20日,哈爾濱火車站內(nèi),孫艷正在為一節(jié)車廂上水。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