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6月21日電(記者 王曉磊)“‘雙向承諾’幫我解了心里的結。”通過重慶石柱縣檢察院推出的一項“雙向承諾”制度,上訪了13年的重慶石柱縣人王先生表示,自己可以不用再上訪了。
重慶石柱縣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所謂“雙向承諾”制度,即檢察機關在接待來訪人提出的控告、舉報、申訴工作中,在自愿合法的基礎上和來訪人簽訂“雙向承諾書”,一方面檢察機關承諾在規(guī)定期限內依法辦理,并給予答復,另一方面來訪人承諾在辦理期限內不再就同一問題重復或越級信訪。
實行“雙向承諾”的案件,檢察機關將明確首辦單位、首辦責任人,嚴格依法公正在承諾期限內答復來訪人。從推行“雙向承諾”制度以來,石柱縣檢察院共接待群眾86人次,推行“雙向承諾”32起,成功化解了9件上訪老案、積案,受到了不少群眾的歡迎。
石柱縣的王先生為了反映某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負責人周某侵吞企業(yè)資金等問題,于1986年就開始上訪,至今已有13年。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石柱縣檢察院和他簽訂了3個月的“雙向承諾書”。經過幾個月的詳細調查,最終查明王先生所反映的情況不屬實,檢察官及時登門詳細講解了復查情況和相關法律依據(jù)。王先生對這一答復表示認可。他說:“我多年上訪,就是希望有關部門能這樣認真調查,并給出合理的說法。現(xiàn)在我可以不用再上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