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特大一级大片_藏经阁试看120秒_黄色片A级免费看_操人视频在线

  當前位置: 首頁>> 經濟貿易>> 重點工程
 
治淮30年思路大轉變:從"人在堤在"到"人水共處"
中央政府門戶網(wǎng)站 www.afdelivr.top   2008年10月1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合肥10月17日電(記者 蔡敏)“人在堤在”,曾幾何時,在被稱為“中國最難治理的河流”――淮河兩岸,這個詞濃縮了人們戰(zhàn)天斗地的豪情壯志。如今,數(shù)萬蓄滯洪區(qū)移民大搬遷、讓路于水,依法防洪、科學調度,探索洪水資源化……改革開放三十年,淮河治理思路歷經重大轉變,從過去“人定勝天”的對抗式走向“以人為本”“人水共處”的和諧式。

移民遷建 淮河流域告別“人水爭地”

    剛剛過去的2008年夏季,安徽淮南田家庵區(qū)的居民陳玉云,四十多年來第一次不用再為洪水擔憂。

    “今年春節(jié)一家人就從住了半輩子的小島搬了出來,在城市里有了自己的樓房?!标愑裨剖嫘牡卣f。

    她口中的“小島”其實是淮河干流河灘地上一塊凸起的高地。上世紀50年代初,人們“開疆辟土”般地挖塘壘土,硬是堆出這座小島,從此就在上面居住生活。然而每到汛期洪水漫灘,小島就變成了孤島,居民們不能進出,成百上千的官兵還要為保住小島的防洪圩堤冒酷暑而戰(zhàn)。

    受益于淮河流域大規(guī)模的移民遷建工程,陳玉云等853戶居民終于搬出了小島,在淮南市田家庵區(qū)的移民安置小區(qū)安上了新家。

    事實上,淮南小島的移民遷建只是整個淮河流域移民搬遷工程的一部分。“從2003年淮河大水之后算起,僅安徽省就有9萬戶、40多萬群眾移民搬遷,讓道于淮河?!卑不帐∷麖d廳長紀冰這樣介紹。

    人口密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倍多的淮河流域“人水爭地”的矛盾一直非常突出,人占水道成為淮河洪水易于泛濫的一個重要原因??菟畷r,兩岸農民就在露出水面的洼地、河道或是河灘地上耕種居住,并搭起小土堤圍護,導致淮河河道日益變窄,水流不暢。

    為了保護這些水域上的農民以及淮北大堤的安全,水患頻繁的淮河流域很長一段時間一到夏季,就會傳唱一曲“人在堤在”的悲壯之歌。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劉玉年告訴記者,1998年以前,淮河治理、防汛工作仍以“嚴防死守”為標準,而這之后,“人民的生命安全”“人與自然的和諧”被放在第一位,逐漸成為治淮的重要指導思想。

    近年來的淮河治理工作中,行蓄洪區(qū)改造建設工程被放在重點位置,水利部門陸續(xù)對現(xiàn)有的行蓄洪區(qū)逐一進行研究,因地制宜,確定不同的改建方案,努力實現(xiàn)人水和諧。

    對于標準很低、應用頻繁的行洪區(qū),老百姓將逐步從里面遷出來,給洪水留足空間,或是開鑿分洪道“讓路于水”;對明顯盤占河道的行蓄洪區(qū)則徹底廢棄,恢復河道;提高城市附近需要使用的行蓄洪區(qū)的一般堤防標準,使其不用再因啟用而轉移人口。

科學調度 淮河行洪再不聞炸壩聲

    爆破分洪曾經是淮河行蓄洪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2007年,即便淮河流域遭遇1954年以來的最大洪水,啟用多個行蓄洪區(qū),卻無一采用這種激烈方式破堤分洪。

    “過去,由于防洪工程體系不夠完善,調控調度措施不夠成熟科學,遇特大洪水時過分強調拼命保堤,實在頂不住了,為了快速分洪,只能炸壩。不僅不安全,還容易帶來破壞性后果。”淮河水利委員會防總辦公室副主任劉國平清楚地記得,2003年姜唐湖炸堤爆破的駭人場面:烈性炸藥把堤壩炸出一個100多米長的“大口子”,洪水急流而下,把堤內側硬生生“砸”出一處50多米的深坑。災后重建為堵口填坑,當?shù)卣馁Y100多萬元。而炸壩形成的激流從過大的缺口攜帶巨量泥沙碎石,覆蓋了大面積的農田,為清理這部分沙石,又花費1400多萬元。

    “現(xiàn)在這種情況幾乎不存在了。近年來治淮骨干工程陸續(xù)建成,加上行蓄洪區(qū)的調度準備早、預案足,干部群眾基本做到了‘心中有底、出手不慌’,不再需要炸壩行洪這種激烈方式了?!眲秸f。

    水利專家和安徽省基層干部普遍認為,一批治淮骨干工程的完工和科學調度、依法防洪能力水平的提高,成為“以人為本”的重要保障。

    蒙洼蓄洪區(qū)的莊臺加固和周圍堤壩建設是國家19項治淮骨干工程之一,工程于2006年全部完成。記者在蓄洪區(qū)內看到,寬約4米的水泥撤退路四通八達,群眾居住的避水莊臺也全是水泥護坡,每個莊臺上還安裝了一個高音喇叭,用于撤退時宣傳通知。

    當?shù)馗刹坷顕鴳c告訴記者,過去蓄洪區(qū)內沒有水泥路,一遇大水,車輛進不來,人員撤退速度非常慢。而且因為莊臺也是泥土護坡容易坍塌,群眾安全很難保障。

    同樣加固的還有淮北大堤蒙洼段,大堤路面已經加寬一倍,臨水面全部建起了混凝土護坡,好似穿上一層堅實的防水盔甲。經常參加防洪巡堤的民工崔偉平說,過去大水一來,三線民工全部動員上堤,仍險情不斷?,F(xiàn)在也緊張,但心里踏實多了,上堤人數(shù)減少許多,投入的物力、財力也減少了。

完善工程體系 沿淮探索推進“洪水資源化”

    淮河防洪科技水平已經從過去的“小米加步槍”發(fā)展到今天的“電腦加衛(wèi)星”?;春臃姥纯傊笓]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徐英三說,雖然2007年淮河旱澇急轉,汛情來得很急,“但這一切都在預料之中”??萍己吭絹碓礁叩姆枪こ腆w系,幫助實現(xiàn)了由“控制洪水”到“管理洪水”。

    淮委副總工程師夏成寧的感受最為深刻。他介紹,1991年淮河防洪時,各水文站的水情只能靠人實地觀測,測到的數(shù)據(jù)由專人到郵局拍電報或者打電話發(fā)回淮委,淮委工作人員再通過手工把信息翻譯出來。據(jù)說,當時光接電報的人就要十幾個。

    而現(xiàn)在,當記者在淮委采訪時,隨處可見各種高科技的調度手段。坐在防汛值班室內,只要點開網(wǎng)頁,當天淮河干流各個支流的降雨量、降雨范圍、水位情況等資料就會立刻顯現(xiàn)在電腦上。

    淮委主任錢敏還介紹,在實現(xiàn)科學預測、管理洪水的同時,另一方面,沿淮水利專家和地方政府還在想辦法“讓水留下”“洪水資源化”?;春釉谙募緯r洪水泛濫,冬春季節(jié)時又非常缺水,把夏季的水害化成水利,造福于人類。而“這在過去是想都沒敢想的”。

    “洪水資源化”的種種工程措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淮河流域已建成的水庫有6000座左右、總庫容達到300多億立方米?;春由献畲蟮乃麡屑~工程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最多可蓄水百億立方米,不僅可減輕洪水對淮河干堤的沖擊,還能在枯水期為農業(yè)提供水源。 

 
 
 相關鏈接
· 水利部:19項治淮骨干工程建設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 水利部督導組全面檢查治淮19項骨干工程建設情況
· 洪水中的釋疑:治淮骨干工程如何發(fā)揮防洪效益?
· 已竣工的治淮工程發(fā)揮出抗洪減災的巨大綜合效益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wǎng)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zhí)法監(jiān)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guī) 央企在線 新聞發(fā)布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