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2004年9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右一)在山西西溝村的飲料廠了解生產情況。 新華社發(fā)(資料照片)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任務艱巨--申紀蘭代表談新農村建設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熊言豪、高風、熊爭艷)一身藍色的舊式西裝,腳上一雙黑布鞋,來北京開會的申紀蘭保持著十幾年來一貫裝扮,本已灰白的頭發(fā)在染過之后顯得黑亮濃密。從25歲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到現在,申紀蘭是迄今我國唯一一位參加過一至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而在這位老代表的眼中,新農村建設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任務艱巨”。
用半個多世紀時間見證了中國民主法制建設的申紀蘭說:“今年中央提出的‘十一五’規(guī)劃建議,其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們農民最關心的。我們農村發(fā)展又有方向了,農民有了奮斗目標?!彼f,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國家規(guī)劃,更需要廣大農民的積極參與。“中央有了宏偉規(guī)劃,再調動起廣大農民的積極性,新農村就不遠了。”
這位77歲的農民代言人說,建設新農村,首先要有規(guī)劃,不僅國家有規(guī)劃,各地也要有規(guī)劃。沒有規(guī)劃,就沒有目標,就沒有奮斗方向。新農村建設,關鍵是要落到實處,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搞規(guī)劃。比如說,有些地方是平川,有些地方是山區(qū),要結合地方實際情況,新農村建設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
申紀蘭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千家萬戶工程,是一個艱苦奮斗的過程。“建設新農村,還要充分發(fā)動群眾,讓千千萬萬的農民一起參與。領導帶了頭,百姓不發(fā)愁;過去是愚公移山,現在還要艱苦奮斗?!鄙昙o蘭認為,新農村建設一定要搞好基層組織建設,一定要有個好班子,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申紀蘭所在的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她說,縣里現在已經村村通了水泥路,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離國家的要求還很遠,和富裕村莊還有差距,還要學習先進地區(qū)的經驗,把企業(yè)發(fā)展起來,讓村里的事業(yè)紅火起來。
作為農民的代表,申紀蘭對腳下的土地懷有特別深厚的感情?!敖ㄔO社會主義新農村,一定要愛護土地,搞好規(guī)劃,不要浪費。”她說。 (完)
中國政府網2006年“兩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