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特大一级大片_藏经阁试看120秒_黄色片A级免费看_操人视频在线

EN
http://www.afdelivr.top/

江西“一庫三臺”織密困難群眾保障網

2022-02-28 09:53 來源: 江西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361萬低收入人口信息“入庫”,全省社會救助工作實現精準科學高效管理——
“一庫三臺”織密困難群眾保障網

春節(jié)假期過完不久,萍鄉(xiāng)市湘東區(qū)的單親媽媽吳建珍又領到了她和孩子的低保金1530元。近幾年,靠著低保救助,吳建珍和孩子有了基本保障,重拾生活信心。而在南豐縣三溪鄉(xiāng),48歲的封桂華也于近日首次領到低保金。1月18日,他在縣民政局和鄉(xiāng)政府的幫助下,通過“贛服通”網上申請低保,1月26日就完成審核確認。

像吳建珍和封桂華這樣的情況在我省并非孤例。近年來,我省加強信息系統(tǒng)集約化、智能化建設,在江西“數字民政”系統(tǒng)總體框架下,打造了“一庫三臺”,即社會救助資源庫、社會救助信息管理平臺、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低收入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預警數據中臺體系,不僅讓更多困難群體及時納入社會救助范圍,更極大地縮短了救助流程,實現社會救助服務向主動發(fā)現、科學決策、精準管理、高效服務轉型。

精準識別 主動發(fā)現困難群眾

困難群眾社會融入、資源獲取能力不足,無法及時享受政策幫扶,是社會救助工作的“老大難”。同時,受識別手段有限、數據存在壁壘等影響,民政部門在認定困難群眾身份時容易出現偏差。

“過去由于基層民政部門核查手段單一,難以準確掌握申請人的實際經濟狀況,救助不精準問題時有發(fā)生?!笔∶裾d社會救助局局長聶焱介紹,一方面,一些人符合低保申請標準,但不熟悉政策,不知道如何向民政部門反映情況;另一方面,一些人并不困難,但工作人員調查時掌握的信息不對稱,憑當事人自己表述或鄰居反饋就申請了低保,以致浪費行政資源。

近年來,為解決這些問題,我省通過打造“數字民政”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逐步開展經濟狀況聯網核查工作,實現對申請人收入和財產的全面查詢、綜合評估,提升了對困難群眾識別認定的精準度,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截至去年年底,全省累計完成核對956.42萬人次,發(fā)現疑似收入、財產超標不符合條件的對象263.48萬人次。

“之前有名老人納入低保多年,平臺運行后通過核查,我們發(fā)現老人的子女在外地有大量資產,隨即取消了其低保待遇?!甭欖捅硎荆脚_不僅對申請人本人,還會根據工作需要對贍養(yǎng)人的家庭經濟狀況進行核查,確保精準。

同時,堅持大數據比對和入戶調查同步進行,形成線上線下互通的監(jiān)測預警和救助幫扶工作模式,實現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轉變。打通“數字民政”社會救助信息管理平臺業(yè)務數據庫,拓寬數據采集渠道,整合全口徑低收入人口數據,建成低收入人口基礎數據庫。目前,全省已有361萬低收入家庭人口信息“入庫”,已歸集鄉(xiāng)村振興、醫(yī)療保障、教育、殘聯、工會等8個部門10類信息,超500萬條救助部門的數據入庫。

此外,健全低收入人口主動發(fā)現機制,將走訪、摸排、發(fā)現潛在對象常態(tài)化。省市縣三級開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建立首接負責、登記交辦、限時辦結制度,并依托掛點干部、駐村第一書記,以及基層民政干部、網格員、第三方機構等開展走訪和摸排,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對象納入社會救助范圍。

吳建珍的孩子才7歲,多年前就被定為智力殘疾。為了照顧孩子,吳建珍長期無法工作,生活陷入困境。通過地方基層民政干部走訪,吳建珍和孩子很快被列入救助范圍,如今每個月可以享受1530元的低保待遇。同時,湘東區(qū)民政部門還積極協調住建、殘聯等部門,為母子倆申請到了每月50元租金的廉租房,以及免費康復治療?!耙菦]有政府的關愛,我們現在真不知道會怎么樣?!眳墙ㄕ涓屑さ卣f。

簡化流程 打破地區(qū)和部門壁壘

打開“贛服通”社會救助申請平臺,選擇“本人申請”或“代理他人申請”,相關人員以及家庭成員的身份信息立即彈出,無需填寫。授權提交申請后,申請信息便進入“數字民政”系統(tǒng),并自動發(fā)給相關人員所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工作人員隨即啟動上戶調查程序。同時,“數字民政”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也同步啟動調查。調查完成后,相關人員如若符合要求便會被納入救助范圍。

在我省,全數字化申請流程逐漸替代了傳統(tǒng)的線下辦事流程?!耙郧吧暾埖捅#罕娨峤灰淮蠖巡牧?,往返于多個辦事窗口。現在動動手指,坐在家里等工作人員上門即可。”聶焱說,按照城鄉(xiāng)統(tǒng)籌、“一門受理”的工作要求,群眾只需提交“一證一書”,即社會救助申請及授權書、個人身份證件即可申請救助,不再像過去需要針對不同的業(yè)務準備不同的申請材料,便捷化程度不斷提升。

2019年開始,“數字民政”社會救助信息管理平臺推進PC端和APP端功能開發(fā),實現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ǎng)、臨時救助、低保邊緣家庭認定、支出型困難家庭認定等五類業(yè)務全流程在線辦理,配合審核確認權限下放推動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提速。以低保申請為例,審核確認時限從過去的30個工作日縮短為不超過18個工作日。

封桂華育有一兒一女,兒子未成年正在讀職高,女兒已出嫁。去年,封桂華喪偶,成為家庭主要勞動力。因為兩肩均存在損傷,勞動能力較弱,家庭經濟陷入困難。1月18日,封桂華通過“贛服通”在網上申請低保,三溪鄉(xiāng)政府民政工作經辦人員第一時間啟動救助程序,通過縣民政局進行信息核對,聯合村干部開展入戶調查、公榜公示等,1月26日就完成審核確認,將封桂華及其兒子納入農村低保,每月發(fā)放低保金480元。

為了打破跨部門、跨區(qū)域的壁壘,我省還通過共享信息,讓群眾無需再提交證明材料。目前,省民政廳已與10個省直部門、21家駐贛銀行以及電力、證券公司等對接數據,實現不動產、金融資產等37大類信息聯網查詢。同時,我省通過跨地區(qū)協同業(yè)務,讓群眾免于異地奔波。

“舉個例子,以往在南昌享受低保的人,戶籍遷移到九江的話,南昌相關部門就認為他不在本地低保系統(tǒng)內,不再發(fā)放低保金。而九江相關部門因為在系統(tǒng)內查詢不到,又會要求他回南昌開證明,很麻煩。”聶焱說,通過流程再造,如今省內遷移戶籍的對象無需再為重新申請救助往返兩地開具證明,只需憑戶口簿在遷入地就近辦理資格轉移,即可快速接續(xù)救助。

下一步,我省將進一步發(fā)揮信息化對社會救助工作的驅動引領作用,推進“數字民政”社會救助信息平臺與社會保障“一卡通”系統(tǒng)對接,實現社會救助資金發(fā)放、使用監(jiān)管的閉環(huán)管理。同時,積極協同相關部門開展社會救助網上聯辦,助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完善。通過一系列措施,完善低收入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預警機制,拓展平臺應用和大數據分析功能,做到即時干預、精準救助、綜合幫扶,更好更有力地保障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記者 陳璋)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李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