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特大一级大片_藏经阁试看120秒_黄色片A级免费看_操人视频在线

EN
http://www.afdelivr.top/

內蒙古投入2.48億元實施鹽堿化耕地改良試點

2020-09-15 17:4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呼和浩特9月15日電(記者 李云平)記者15日從內蒙古自治區(qū)農牧廳獲悉,今年內蒙古安排專項資金2.48億元,對12.2萬畝鹽堿化耕地進行改良試點,探索可推廣、可復制的鹽堿地改良模式。

內蒙古現有鹽堿化耕地1585.3萬畝,占全區(qū)總耕地面積的11.4%,耕地鹽堿化成為影響當地農業(yè)生產、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突出問題。今年,內蒙古將鹽堿化耕地改良作為重要工作進行部署推進,在臨河區(qū)、五原縣、達拉特旗、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科爾沁左翼中旗開展鹽堿化耕地改良試點工作。

據內蒙古自治區(qū)農牧廳新聞發(fā)言人王雨鋒介紹,內蒙古把鹽堿地改良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一體規(guī)劃、一體推進,配套建設鹽堿化耕地灌溉、排水體系,采取工程、農藝、化學、生物等綜合措施降低土壤含鹽量,減輕鹽堿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

在鹽堿化耕地改良過程中,內蒙古新修道路、建設防護林帶、配套水肥一體化設施,建立完善水、鹽運行體系,探索脫硫石膏改堿排鹽、摻沙降容、增施有機肥、種植耐鹽作物、施用改良劑等“五位一體”的改良技術模式。

目前,內蒙古各個鹽堿化耕地改良試點地區(qū)的農作物長勢良好,預計畝均增產10%—20%以上,實現“當年實施、當年見效”。

王雨鋒說,預計到2022年底,內蒙古鹽堿化耕地改良試點項目區(qū)內土壤PH值降低0.3至1.1、含鹽量減少0.2%至0.5%、有機質含量提升0.2個百分點以上,實現糧食產量提高15%至20%。

據了解,內蒙古自治區(qū)既是全國耕地保有量超過1億畝的4個省區(qū)之一,也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qū)和8個糧食規(guī)模調出省區(qū)之一,玉米、大豆、馬鈴薯主要糧食作物和谷子、高粱、綠豆等雜糧雜豆產量居全國前列。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