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特大一级大片_藏经阁试看120秒_黄色片A级免费看_操人视频在线

EN
http://www.afdelivr.top/

北京:垃圾分類宣傳將進單位進社區(qū)

2019-12-09 09:55 來源: 北京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東城西城石景山通州年內開展垃圾分類全覆蓋創(chuàng)建工作
垃圾分類宣傳將進單位進社區(qū)

明年5月,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施行。記者近日從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目前本市有224個街道(鄉(xiāng)鎮(zhèn))正在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qū)創(chuàng)建。今年年底,東城區(qū)、西城區(qū)、石景山區(qū)、通州區(qū)將率先開展全區(qū)垃圾分類全覆蓋創(chuàng)建工作,到2025年底,本市將全面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

據市城市管理委固廢處處長康凱介紹,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對外公布后,全市各區(qū)正在緊鑼密鼓的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配套制定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及黨政機關社會單位、居住小區(qū)、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和生活垃圾減量等相關配套實施辦法也將在年底前公布。根據“一大四小”五項配套方案,市城市管理委梳理出了60多項具體工作任務,包括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等,并將以此指導各區(qū)、各部門和社會單位開展工作。今年年底,東城區(qū)、西城區(qū)、石景山區(qū)、通州區(qū)將率先開展垃圾分類全覆蓋的創(chuàng)建工作。

康凱表示,從現在開始到明年條例正式施行的這段時間,市城市管理委將聯合相關行業(yè)主管部門,圍繞修改后的條例,制定、完善垃圾分類全流程、各環(huán)節(jié)作業(yè)標準規(guī)范,并按照新的標準配置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改造密閉式清潔站,全鏈條提升垃圾分類收集運輸作業(yè)管理,樹立垃圾分類管理新的形象。

倡導市民參與,與政府工作形成合力,宣傳動員必不可少。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委還將面向社區(qū)、單位等推出新的宣傳讀本,并組織垃圾分類入戶宣傳活動。市城市管理委也將會同教育部門,采用圖畫、口訣、歌謠等多種形式,推動垃圾分類知識和環(huán)保理念融入課堂。此外,本市還將組織垃圾分類宣講團,制作海報、掛圖、短視頻等,促進市、區(qū)、街道(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四級聯動,力爭垃圾分類動員宣傳活動在條例正式施行前覆蓋到每一個單位、社區(qū)。

垃圾分類是一個硬骨頭。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提出,北京生活垃圾處理規(guī)劃應當明確生活垃圾處理體系,確定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轉運和處理設施以及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設施的總體布局,統(tǒng)籌生活垃圾處理流向、流量。

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今年1至10月,全市生活垃圾清運量790.36萬噸,日均2.60萬噸,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97%。目前,全市共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30座,總設計處理能力30331噸/日。其中焚燒設施11座,處理能力16650噸/日;生化設施9座,處理能力5750噸/日;填埋設施10座,處理能力7931噸/日,焚燒和生化等資源化處理方式占比達到73.85%,可滿足全市生活垃圾處理需求。

預計到2020年底,北京市焚燒和生化處理能力達到2.34萬噸/日,80%以上的生活垃圾都能實現資源化處置。到2025年底,本市的垃圾分類焚燒能力可達3.58萬噸/日,生化處理能力穩(wěn)定在5750噸/日,并視實際情況增加或優(yōu)化工藝,全面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

相關現場

看,生活垃圾是怎么被消化的

推行垃圾分類,許多市民很想了解城市里的生活垃圾是如何被處理的。上周五,記者走進通州區(qū)張家灣鎮(zhèn)的一處有機質資源生態(tài)處理站,這里就是一處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

這座處理站今年8月20日正式投入運營,專門處理通州全區(qū)產生的餐廚垃圾、市政污泥、城市糞便等三類有機廢棄物,每天可處理600噸垃圾,其中餐廚垃圾200余噸、市政污泥100噸、城市糞便300噸。

記者看到,運送不同廢棄物的專用封閉車輛在入庫上坡前先經過智能識別系統(tǒng)掃描稱重,再進入卸料區(qū)。每個卸料區(qū)的艙門是感應的,車輛倒車到門口,艙門自動上升打開,車輛打開密閉車廂,完成卸料。

處理站負責人于廣濤告訴記者,運輸車運送來的廢棄物需要經過破碎、分揀、制漿、除砂等一系列預處理環(huán)節(jié),篩檢出的塑料、金屬、木制品、玻璃、沙石等無機雜質集中收集后,由專用封閉車輛外運處置。餐廚垃圾、市政污泥、城市糞便等三種廢棄物預處理后,送入厭氧消化系統(tǒng)進行聯合厭氧發(fā)酵。于廣濤說,處理站有兩個7500立方米的厭氧罐,這是處理站的“消化系統(tǒng)”,“也是全國規(guī)模最大,唯一可實現餐廚、糞便、污泥三種垃圾協同處理的系統(tǒng)”。

于廣濤表示,1噸餐廚垃圾發(fā)酵可以產生約120立方米沼氣,通過燃燒可發(fā)電約220度,可供三口之家用一個多月。厭氧消化產生的沼氣收集在儲存柜內,經凈化提純后進入沼氣熱電聯產裝置,產生的電能和熱能供廠區(qū)生產生活自用,剩余電量可并網外送。

有機質資源生態(tài)處理站旁還有一座張家灣污水處理廠,生態(tài)處理站處理廢棄物產生的污水排入張家灣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則進入有機質資源生態(tài)處理站進行有機處理,二者協同處理,還能節(jié)約大量運輸成本。

“現在送到我們這里來的垃圾還會有一些玻璃酒瓶、金屬器具等,無法生態(tài)處理。以后如果前端垃圾分類做得好,那運送到我們這里的垃圾不但可以減量,處理難度會降低,成本也會降低?!庇趶V濤說。(記者 王天淇)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