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特大一级大片_藏经阁试看120秒_黄色片A级免费看_操人视频在线

EN
http://www.afdelivr.top/

聽相聲賞京劇 打卡津味“網(wǎng)紅”

2019-10-03 10:35 來源: 天津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慶看閱兵振奮人心 今天百年戲樓鑼鼓鏗鏘
聽相聲賞京劇 打卡津味“網(wǎng)紅”

華燈初上,秋風送爽,漫步在古香古色的古文化街,忽地傳來京韻悠揚和竹板清脆……在這個舉國歡慶的國慶假期,如此“美麗的邂逅”將在津沽大地與您不期而遇。津門文藝工作者以充滿津味特色的戲曲、曲藝演出,向父老鄉(xiāng)親和各地游人唱出“最天津”“最中國”的聲音,為備受追捧的津味“網(wǎng)紅打卡地”,增添滿滿的文化味兒。

山東學子打卡廣東會館

擁有百年歷史的廣東會館現(xiàn)為天津戲劇博物館,位于鼓樓景區(qū)附近,諸多京劇大師都曾在這方舞臺留下藝術足跡。國慶假期,這里每天都有天津京劇院帶來的精彩演出。昨天(10月2日)下午,青年演員上演《廉錦楓》《徐策跑城》《扈家莊》三折戲。天津戲迷王麗華姐妹倆開心地說:“10月1號電視上看閱兵振奮人心,轉(zhuǎn)天到古戲樓看京劇身心舒暢?!?/p>

諸多觀眾中,一群年輕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們是來自山東的大學生,小伙伴們專門來到戲曲大碼頭,希望能夠感受這里原汁原味的京劇藝術和底蘊深厚的戲曲歷史。所以,在眾多演出場次中選中了古戲樓廣東會館的這一場。臺上唱念做打的演出,加上場內(nèi)惟妙惟肖的京劇人偶展覽,動靜結(jié)合,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本地和外地觀眾。

京劇燈光秀點亮古文化街

國慶假期,景區(qū)的演出多點開花。昨晚8點,“網(wǎng)紅打卡地”古文化街摩肩接踵,一場集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于一體的京劇燈光秀在這里與大家見面。燈光閃爍,鑼鼓鏗鏘,京劇人物紛至沓來。天津京劇院的演員們粉墨登臺,《空城計》韻味十足,《坐宮》對唱經(jīng)典,《春秋亭》程韻婉轉(zhuǎn),《赤桑鎮(zhèn)》一氣呵成……國粹藝術的魅力,再配合炫目的3D燈光,別有意蘊?,F(xiàn)場觀眾紛紛舉起手機記錄這美妙瞬間。來津旅游的黃先生說,這樣驚喜十足的演出點亮了“旅行的意義”。

相聲茶館一票難求

作為曲藝之鄉(xiāng),“天津相聲”名聲在外。國慶假期這幾天,天津各知名相聲茶館火爆到一票難求。

昨天下午3點,名流茶館古文化街店售票處又排起了長隊?!跋挛?點場還有票嗎?”“包廂還有座嗎?”“我們要離演員近一點的座位?!辟徠?、咨詢的人絡繹不絕。一位上海小伙兒在售票處徘徊,原來他沒有買到時間合適的票,非常遺憾,“感覺有點可惜。不過現(xiàn)在高鐵也方便,以后還有機會。”

青島的李女士一家三口慕名而來,這是他們第一次現(xiàn)場聽相聲。攀談間,李女士忽然反問記者:“你是天津人嗎?”當?shù)玫娇隙ǖ拇饛?,李女士說,“太好了,我們就想跟天津人聊聊天兒,天津話可有意思了?!甭犃T此言,記者“秒變”天津話,李女士滿臉笑容,“天津人說話好聽,天津人說相聲更好聽!”

在繁華的天津陸家嘴商業(yè)中心,傳統(tǒng)曲藝小劇場“謙祥益文苑”成為現(xiàn)代化商業(yè)綜合體中“最亮的星”。昨天,“票已售罄,明日請早”的牌子又擺了出來。劇場內(nèi)座無虛席,“包袱”不斷、笑聲不斷。

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進入國慶假期后,演出場場爆滿,《歡歌笑語》《百家姓》等喜氣洋洋的作品,帶來濃郁的節(jié)日氛圍。10月1日國慶節(jié)當天,謙祥益文苑還奉上了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創(chuàng)作的快板書《贊閱兵》。“老百姓小日子越過越興旺,我今天,打起了竹板兒來歌唱。喜慶華誕大閱兵,綜合國力大提升。越看心里越高興,越看心里越激動……”竹板清脆歡快,喜悅的心情也隨之雀躍。

與此同時,各類曲藝文創(chuàng)產(chǎn)品也大受歡迎。T恤、冰箱貼、搪瓷杯,實用又有內(nèi)涵,方便觀眾在開懷大笑之后,把天津曲藝文化帶回家。

國慶假期天天有好戲

國慶七天假,天天有好戲。據(jù)介紹,古文化街“京劇情景燈光秀”將于10月1日至6日每晚8點上演,經(jīng)典京劇片段以及華麗璀璨的燈光,傳遞天津風情。廣東會館的演出于10月1日至6日每天下午2點30分進行,以傳統(tǒng)京劇折子戲為重點,《借茶》《飛虎山》《雅觀樓》《秦瓊觀陣》《麒麟閣》等,文武昆亂兼而有之。

國慶假期,各大相聲茶館均增加演出場次,以便最大限度滿足津門以及各地觀眾的需求:名流茶館古文化街店每天演出三到六場,新華路店每天演出三到四場,多倫道店每天演出兩到四場;謙祥益文苑1日至6日每天演出三場,7日演出兩場;位于人民公園內(nèi)的西岸相聲劇場每天演出三場,演出從下午到晚上持續(xù)滾動。(記者 劉莉莉)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馬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