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特大一级大片_藏经阁试看120秒_黄色片A级免费看_操人视频在线

EN
http://www.afdelivr.top/

2018年中俄北極聯(lián)合科考取得多項成果

2018-10-30 20:4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青島10月30日電(記者 蘇萬明)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30日發(fā)布,2018年中俄北極聯(lián)合科考航次在海洋地質、水文氣象和化學生物等多學科綜合考察中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

本航次中方首席科學家、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胡利民介紹,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與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近日組織了第二次中俄北極聯(lián)合科學考察。由來自中俄兩國5個單位的30人組成的聯(lián)合考察隊(其中中方隊員11名),對北冰洋的楚科奇海、東西伯利亞海和拉普捷夫海進行了調查。

9月6日科考隊從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出發(fā),歷時46天,行程逾1.2萬公里,共開展海洋地質取樣作業(yè)37站,海洋水文剖面觀測35站,海洋光學觀測31站,海洋化學作業(yè)50站,海洋氣象(海霧)氣球觀測35次,海洋微生物多樣性調查38站,浮游生物拖網(wǎng)11站,并完成走航溫室氣體和水文氣象觀測工作,圓滿完成預定科考任務。

與2016年中俄首次北極聯(lián)合科考相比,此次科考實現(xiàn)了我國首次在北冰洋的“冰工廠”——拉普捷夫海進行海洋地質研究;首次利用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自主研發(fā)的光學剖面儀對北極東北航道的霧、雪等天氣過程觀測,獲取第一手光學剖面數(shù)據(jù)。同時,獲得了北冰洋東西伯利亞大陸架沿岸海水化學和溫室氣體觀測資料,成功開展了北冰洋東西伯利亞陸架浮游生物多樣性調查。

胡利民說,兩次中俄聯(lián)合科考實現(xiàn)了對北極“東北航道”的三大關鍵海區(qū)——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和楚科奇海的斷面調查,在調查區(qū)和走航途中系統(tǒng)開展了海洋地質、水文氣象、海水化學、生物生態(tài)等多學科綜合調查,填補了該區(qū)多項空白,為評估北冰洋的海洋環(huán)境、生物生態(tài)和氣候演變提供了基礎數(shù)據(jù)支撐。對北冰洋的認識日益全面、系統(tǒng),將為深入了解北極海洋關鍵過程及其對全球變化的響應提供更強的科學支撐。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