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特大一级大片_藏经阁试看120秒_黄色片A级免费看_操人视频在线

EN
http://www.afdelivr.top/

江蘇:小證照,折射民生服務大工程

2017-03-22 11:53 來源: 新華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全省建成辦理出國(境)證件20分鐘便民服務圈
小證照,折射民生服務大工程

“不僅受企業(yè)家歡迎,普通老百姓也開心,現(xiàn)如今農(nóng)民出國旅游是常態(tài),辦身份證的時候順便辦個護照。”說這話的人名叫張文明,儀征市陳集鎮(zhèn)政法書記。去年,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把受理點設到了陳集鎮(zhèn),讓陳集鎮(zhèn)工業(yè)集中區(qū)的老百姓拍手叫好。

通過服務觸角延伸打通辦證服務“最后一公里”。近年來,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積極創(chuàng)新服務手段和載體,以網(wǎng)格化服務為切入點,大力推進“優(yōu)精美高”窗口建設活動,打造出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服務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群眾的江蘇樣本。

布點網(wǎng)格化,

打通“最后一公里”

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局長趙忠俊告訴記者,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就是全面推進出入境縣(市、區(qū))受理點和派出所受理點建設,將原來市、縣兩級拓展為市、縣、鄉(xiāng)三級,進一步延伸了服務觸角?!皟H2016年就新增出入境受理點103家,如今江蘇共建成使用出入境受理點417家,基本建成辦理出國(境)證件15至20分鐘的便民服務圈,覆蓋全省的網(wǎng)格化服務格局基本形成,將政府的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趙忠俊說。

淮安老子山鎮(zhèn)居民感受尤為深刻。該鎮(zhèn)地處洪澤區(qū)境內,距離區(qū)行政中心80公里,轄區(qū)人口以漁民為主。原本船上的漁民想要辦上一本護照,需上岸后來回奔波。自從老子山派出所設立出入境受理點后,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證,免去了來回奔波之苦。

地處宜興的江蘇俊知集團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企業(yè)。這些年,集團高管郝廣允和同事們沒少跟出入境部門打交道。他說,公司是科技型企業(yè),員工走出去交流學習的頻率高。好在宜興市已建起了7家出入境受理點?!?個大鎮(zhèn)都設了受理點,十幾分鐘車程都能到達。以前填表都要自己動手,現(xiàn)在拿身份證在機器上掃一下就OK了!”

辦證智能化,

讓群眾少跑腿

“搶筆、搶紙、搶漿糊,填表格真是費老鼻子勁了!”民警朱曦對幾年前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擁擠的辦證人群歷歷在目。他回憶說,暑假出境高峰期一天就有2000多人等候辦證。一大早還沒到上班時間,就有人從鐵閘門外伸手要表格。“現(xiàn)在可好了,手指點點,直接打印出來,幾分鐘就完成了申請?!彼f。

眼下,江蘇各市出入境部門均已開通“微警務”服務平臺,上線預約辦證、進度查詢、簽注申請等功能一應俱全。同時,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已在全省范圍內集中投入使用自助填表機,申請人通過簡單操作即可打印申請表,實現(xiàn)了受理自助化。南京、常州、蘇州部分出入境受理點還配備港澳簽注機,實現(xiàn)港澳簽注申請到取證3分鐘辦結。

搭建微警務平臺,通過掌上“微”窗口帶動民生“大”服務,實現(xiàn)了“數(shù)據(jù)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讓群眾“少跑腿”的同時,實實在在地節(jié)約了社會成本。2016年,僅南京市民通過微警務平臺的證件預約申請就達2.59萬人次,辦證進度查詢1.58萬人次,港澳臺簽注微信申請次數(shù)6000余人次。

服務人本化,

改革背后的理念更新

孩子要出國,離婚父母中一方不同意怎么辦?在國外發(fā)生意外怎么聯(lián)系家里?僅僅運用智能設備還不夠,因為網(wǎng)絡的發(fā)達也代替不了人的主觀能動服務。

為滿足群眾需求,江蘇公安出入境各受理點統(tǒng)一實行“一站式”服務模式和每周“6+1”作息制度,周一至周六正常受理群眾辦證申請,周日受理急辦證件申請,節(jié)假日提前公布辦證時段,最大限度方便群眾辦證。對于加急辦理政策,則公示上墻,為出國奔喪、探望危重病人等緊急事項開通“綠色通道”,對于特殊人群和困難群眾,則提供上門辦證服務。

改革創(chuàng)新的背后,彰顯的是為民服務的理念。2015年起,江蘇在全國率先出臺辦理護照無需提交戶口簿,證件無需復印件等人性化舉措?!皬陀∫粡堃辉X,一年就省了幾百萬元。”趙忠俊說,“智能化網(wǎng)絡時代,提供二代身份證,所有資料就能全部調出來?!?/p>

一本護照、一張港澳通行證的誕生,“小”證照背后折射的是一項空前的“民生大服務”工程。數(shù)據(jù)顯示,江蘇省內群眾出入境辦證連年持續(xù)大幅增長,每年辦證總量位于全國前列。2016年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制證中心制證量(不含簽注)約321萬本(張),是2011年中心成立時業(yè)務量的238%。以護照為例,上世紀80年代,全省每年護照出證量不過幾百本,90年代升至數(shù)千本,至2000年后達到10多萬本,現(xiàn)如今躍升為198萬本。

如此巨量的需求,同樣讓一線民警承載許多現(xiàn)實難題。

為了尋找破解之道,早在2014年,江蘇就試點在派出所設置出入境受理窗口。一批長年工作在出入境一線、對業(yè)務熟稔的民警下所開展工作,成為出入境服務模式重大改革的見證者和參與者。隨著織網(wǎng)布點工作的逐步開展,江蘇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立足實際,在建章立制、業(yè)務受理、隊伍管理方面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

“受理窗口多,流程規(guī)則更透明,老百姓辦證無需找關系求人了。”趙忠俊表示,派出所出入境受理點設立后,證件受理效率大大提升,老百姓等待時間大大縮短。同時,也很好地解決了市、縣出入境管理部門警力不足的難題。(記者 任松筠)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