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特大一级大片_藏经阁试看120秒_黄色片A级免费看_操人视频在线

EN
http://www.afdelivr.top/

全國文明家庭的家風故事

2016-12-13 15:3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 黃小希)對于一個家庭而言,家風是一種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的引導,是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涵養(yǎng)。良好的家風,是家庭成員形成良好道德品行的基礎,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的保證。

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日前在京舉行。從評選中脫穎而出全國文明家庭,成為千千萬萬個家庭學習的榜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全國文明家庭里有著怎樣的家風故事。

楊興明家庭:“以孝為首、克勤克儉、忠厚傳家”

“傳家忠和孝,興家文和德,持家勤和儉……”在重慶武隆縣羊角鎮(zhèn)大山深處,擁有100多年歷史的《黃氏家訓》教育了黃家一代又一代子孫。從上世紀40年代楊興明嫁入黃家起,黃氏家訓就成為她孝老持家的準則。幾十年來,她更是將家訓傳承給一代代子孫,要求他們忠孝為本、勤儉持家。楊興明90歲壽筵上,子孫們齊聲朗誦家訓,令在場村民們肅然起敬。老太太總說:“家訓就是黃家的魂兒。丟了魂,家庭就要出問題!”

至今,黃氏家族共有120余人,在楊興明的帶領下,五代人恪守“以孝為首、克勤克儉、忠厚傳家”的家庭美德,傳承百年家訓,形成了當?shù)貏e具特色的“黃氏家風”。鄉(xiāng)鄰們常用“黃氏家風”來教育自己的子孫;當?shù)貙W校、游客也會慕名到黃家感受“百年家風”的氣息。

熊永倫家庭:“孝道、勤勞、專注、和愛”

四川省興文縣大壩苗族鄉(xiāng)小寨村的熊永倫一家,秉承“孝道、勤勞、專注、和愛”的優(yōu)良家風。

熊永倫40年來一直堅守在偏遠村小,服務苗鄉(xiāng)教育,致力于創(chuàng)新、普及和傳承苗族藝術文化,編撰地方民族教育教材,帶領學校發(fā)展成當?shù)仡H具影響的民族特色藝術學校。一對兒女在父母的教育引導下,積極向上,女兒主動放棄條件優(yōu)越的工作,把青春奉獻給邊遠苗鄉(xiāng)教育。熊永倫一家將苗族藝術發(fā)展傳承為“傳家寶”,共同守護山里孩子的民族藝術希望。

黃政清家庭:“重信尚義”

在遼寧省大石橋市官屯鎮(zhèn)石硼峪村,黃政清一家“重信尚義”的家風被傳為美談。

2013年10月,黃政清父親突發(fā)心梗去世,沒留下一句遺言,生前向親朋好友、單位同事借的50多萬元尚未還清。黃政清跟母親李秀梅以及姐姐、姐夫辦完喪事后,拿出家里所有積蓄,低價出售準備結(jié)婚用的婚房,不到20天湊足50萬元。一家人親手把一筆筆借款送到那些親友同事手中。

林雪平家庭:“自強不息、艱苦樸素、團結(jié)和諧”

在廣東遂溪縣烏塘鎮(zhèn)芳流墩村,林雪平老人吃苦耐勞、勤儉持家,注重對子女言傳身教,用“德為重、孝為先、和為貴、勤為本”的家訓和“自強不息、艱苦樸素、團結(jié)和諧”的家風教育引導子女,鼓勵子女上進成才。在家庭的教育熏陶下,大兒子成為國家一級作家,出版40多部著作;其他子女也分別創(chuàng)作并出版多部詩集和散文集等;孫輩發(fā)表詩歌、散文、小說共300多篇(首)。

谷豫東家庭:“清白持家、簡樸本分、為民奉獻”

谷豫東是福建省東山縣原縣委書記谷文昌的兒子。當年,面對肆虐風沙,谷文昌帶領當?shù)馗刹咳罕妼⒉幻刈兂缮鷳B(tài)旅游海島;對于家人,他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清白持家、簡樸本分、為民奉獻”的家風。

谷文昌離世后,他的妻子史英萍省吃儉用,資助了30多位特困生,被群眾譽為“特困大學生的好母親”,先后獲得福建省首屆“感動教育”十大杰出人物等榮譽稱號。谷豫東將父母的教誨銘記于心。谷豫東的妻子楊小云退休后,接過史英萍老人的愛心接力棒,為關心下一代事業(yè)貢獻力量。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