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特大一级大片_藏经阁试看120秒_黄色片A级免费看_操人视频在线

 
聯合國氣候變化利馬會議閉幕
中國代表團團長接受中外記者采訪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afdelivr.top 2014-12-15 10:25 來源: 發(fā)展改革委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當地時間12月14日凌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次締約方會議及京都議定書第十次締約方會議在延期32個小時后閉幕。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在閉幕式上作了發(fā)言。 

  閉幕式后,解振華在會場外接受了中外媒體記者的聯合采訪,闡述了中國代表團對利馬會議的看法及對今后氣候變化國際談判的期待。

  附:

  中國代表團對利馬會議的看法

  2014年12月14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次締約方會議及京都議定書第十次締約方會議在秘魯利馬落下帷幕。中國代表團對東道國秘魯政府和人民為舉辦聯合國氣候變化利馬會議作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謝。

  利馬會議的主要目標是為2015年達成一個關于2020年后加強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協(xié)議做準備,重點任務是進一步細化2015年協(xié)議的要素,明確各方2020年后自主貢獻涉及的信息及相關安排,加速實施2020年前政策行動。今年9月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峰會為多邊進程如期達成協(xié)議注入了新的政治推動力,也為利馬會議成功奠定了政治基礎。國際社會對利馬會議成果抱有很大期待,各方在會上開展了密集艱苦磋商,會議延期近兩天才落下帷幕。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更是為推動會議取得積極、全面、均衡的成果展現了最大誠意,作出了最大的努力。

  利馬會議進一步細化了2015年協(xié)議的要素,為各方明年進一步起草并提出協(xié)議草案奠定了堅實基礎,向國際社會發(fā)出了確保多邊談判于2015年達成協(xié)議的積極強有力信號。會議達成了關于繼續(xù)推動德班平臺談判的決定,進一步明確并強化2015年協(xié)議在公約下,遵循“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的基本政治共識,初步明確了各方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所涉及的信息,為各方于明年巴黎會議前盡早提出各自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目標提供了參考依據。盡管發(fā)達國家落實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減排指標的進展仍然有限,2020年前行動力度仍有待提高,但會議還是就加速落實2020年前巴厘路線圖成果并提高力度作出了進一步安排,有助于增進各方互信。

  明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將在法國巴黎舉行,巴黎會議是多邊進程的重要節(jié)點,目標是達成2020年后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國際協(xié)議。我們希望各方遵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立的“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集中精力圍繞減緩、適應、資金、技術、能力建設、透明度等要素展開談判,精誠合作,聚同化異,盡早就協(xié)議案文達成共識,確保巴黎會議如期達成協(xié)議,不斷加強公約的全面、有效和持續(xù)實施。我們也期待發(fā)達國家進一步展現領導力,切實落實公約下率先減排和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的義務,不斷提高行動力度,幫助發(fā)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提振國際社會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和雄心。

  利馬會議前夕,習近平主席與奧巴馬總統(tǒng)舉行會晤,中美兩國一起宣布了各自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目標,為利馬會議營造了積極的政治氛圍。利馬會議期間,中國代表團全面、廣泛、深入地參加了各個議題的磋商,以理性、務實、建設性的姿態(tài)與各方對話溝通協(xié)調,全力支持東道國秘魯的工作,為會議取得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利馬會議上,中外媒體及非政府組織積極關注并及時報道會議情況和中國代表團相關工作,幫助國際社會了解中國的國情、政策、行動和立場,介紹中方2020年后加強行動的目標和擴大“南南合作”支持的舉措。中國代表團對利馬會議期間各國媒體和非政府組織的支持表示感謝,今后將與各國媒體和非政府組織繼續(xù)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與合作。

  氣候變化是全球面臨的共同嚴峻挑戰(zhàn),關系到全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未來和子孫后代的福祉。作為一個發(fā)展中國家,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對全世界的責任擔當。這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中方將繼續(xù)在國內大力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積極走綠色低碳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努力完成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中方將繼續(xù)主動承擔與國情、發(fā)展階段和應盡義務相符的國際責任,明年上半年盡早提出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目標,碳排放強度要顯著下降,非化石能源比重要顯著提高,森林蓄積量要顯著增加,努力爭取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盡早達到峰值。中方將繼續(xù)與各方凝聚共識,同舟共濟,按照“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攜手推動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如期達成協(xié)議,構建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

責任編輯: 周楠
 
?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