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記者王慧慧、侯麗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4日出席聯(lián)合國安理會反恐峰會,既重申了中國一以貫之的反恐立場,也針對新形勢提出新思路和新舉措,反映了中方對反恐問題的高度重視,中國積極參與相關國際合作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一如既往,倡導聯(lián)合國發(fā)揮主導 目前,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為代表的恐怖主義勢力在包括伊拉克在內(nèi)的中東地區(qū)日益猖獗。中東地區(qū)沖突像磁石一樣,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恐怖和極端分子前往參戰(zhàn)。他們一旦“回流”,將對各國、地區(qū)乃至國際安全與穩(wěn)定構成嚴重挑戰(zhàn)。 王毅表示,面對恐怖主義新回潮,我們應該堅持行之有效的做法,必須遵循國際法和國際關系準則:國際反恐斗爭必須發(fā)揮聯(lián)合國及其安理會的主導作用,采取軍事行動必須符合聯(lián)合國憲章和安理會決議,不能采取雙重標準,更不能與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掛鉤。 專家認為,恐怖主義是人類和國際社會面臨的公敵。中國的反恐態(tài)度鮮明堅決,同大多數(shù)國家的觀點一致。中國提出的反恐基本原則和共同標準是反恐行動的理念指引,這是較之于具體的反恐行動更為核心的問題。 新任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宮小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國際社會對恐怖主義的認知要達成一致,不能認為恐怖勢力在一國是恐怖性質,在他國就不是了。聯(lián)合國憲章是反恐的基本規(guī)則,以往經(jīng)驗證明,如果超越聯(lián)合國憲章和國際法準則,不僅容易引起爭議,而且可能產(chǎn)生很多嚴重后果。 “西方媒體長期有一些不公平的解讀,將恐怖主義與伊斯蘭教和中東國家掛鉤。其實中東國家是恐怖主義的直接受害者,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更加現(xiàn)實、嚴峻,但他們的聲音和看法卻未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睂m小生說。 與時俱進,提出反恐新思路 針對恐怖主義的新動向和新變化,王毅提出新思路和新舉措。他主張建立反恐數(shù)據(jù)庫和信息交流平臺;封堵利用社交媒介傳播極端思想的渠道;沖突周邊國家有效加強邊境管控,打擊地下錢莊等非法活動,阻斷恐怖融資;依法打擊、取締散布和傳播極端思想的場所和人員。 宮小生認為,軍事行動只是解決恐怖主義問題的一部分。如果國際社會能從源頭、網(wǎng)絡、資金、培訓、武器來源以及恐怖主義分子流動方面加以封堵,恐怖分子將無法生存。這是國際社會應當努力的方向。 前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表示,現(xiàn)在的極端恐怖組織善于利用新媒體傳播極端思想,擴大影響力,吸引人們參與,這確實是一個新特點。這些宣傳對不諳世事的年輕人很有蠱惑性,如果對它的嚴重性不給予重視并及時切斷,將產(chǎn)生嚴重后果,用王毅的話說就是“這是事關世界未來的戰(zhàn)斗”。 切實行動,支持中東國家反恐 對于身處反恐一線的中東國家,王毅表示,中方堅定支持地區(qū)國家的反恐努力,支持伊拉克加強反恐能力建設,愿在情報交流、人員培訓等方面同各方加強合作。中方將向伊拉克包括庫爾德地區(qū)提供6000萬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援助。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中東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李國富認為,中東地區(qū)已就反對“伊斯蘭國”為代表的極端暴恐勢力達成共識,中國支持國際社會在中東打擊極端恐怖主義。中國非常關注伊拉克局勢,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這是中國做出的反恐切實努力。 “有一些聲音指責中國的反恐態(tài)度不清晰、反恐行動不得力,這是沒有道理的。中國與許多國家有反恐、警務和安全合作,而且呼吁各國間建立有效的合作關系,中國反恐的力度前所未有?!睂m小生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