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社會發(fā)展的重大疾病。我國地域廣大,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居民生活習慣各有特點,各地區(qū)癌癥分布情況存在差異,因此,需要針對重點地區(qū)、重點人群采取有效的綜合防治措施。上世紀70年代,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首次繪制并出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惡性腫瘤地圖集》。三十多年間,由于人口老齡化、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的不斷變化,我國癌癥負擔不斷加劇,癌癥發(fā)病、死亡的地區(qū)分布也隨之變化,癌癥高發(fā)區(qū)的分布卻仍沿用上世紀70年代的結果,為防治策略制定增加了難度。因此,有必要根據目前掌握的調查資料和監(jiān)測數據,利用科技信息技術重新繪制癌癥地圖,分析癌癥的空間分布特征,重新設定高發(fā)地區(qū)和重點防治區(qū)域,為病因學研究提供可靠信息,以提高癌癥研究和防控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鑒于此,2014年,科技部通過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部署了“《中國癌癥地圖集》編制”項目,8月26日在國家癌癥中心專門召開了項目啟動會暨專家組會議??萍疾炕A研究司和國家癌癥中心的有關負責同志、專家組成員以及項目承擔單位等30余人參加了會議。專家組成員聽取了項目組的匯報,開展了深入討論,在肯定項目重要意義的同時,指出當前工作核心是整理、匯總數據資料,對不同來源的數據資料要制定統一的納入、排除標準,規(guī)范數據庫格式,以保證數據質量。 “《中國癌癥地圖集》編制”項目由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牽頭,聯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實施,分為“中國癌癥基礎數據資源建設研究”、“中國癌癥地圖模型的建立”和“多源數據建模在估計不同維度癌癥發(fā)病和死亡率中的應用”三個課題。項目將通過整理分析全國腫瘤登記數據、三次全國死因調查數據和各相關年份的人口學資料,繪制、出版以縣(區(qū))為單位的新版《中國癌癥地圖集》,建立區(qū)域性癌癥流行情況大型元數據庫和共享數據庫,從而明確我國主要癌癥的地理分布情況,為多學科科研、癌癥的早診早治和政府優(yōu)化醫(yī)療資源配置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和參考信息,為我國制定中長期慢病防治規(guī)劃提供重要資料,同時,通過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提供我國的癌癥信息成果,提高我國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