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9月1日電(記者 浦超)9月1日,魯甸地震災區(qū)8萬多名學生,在板房學校中迎來了新學期第一課。231所、10萬余平米板房學校,在短短18天內克服萬難搶建完成,為8萬多名學生撐起一個安全的課堂,兌現了“確保災區(qū)學生有學上”的莊嚴承諾。 魯甸地震造成魯甸、巧家和會澤等地549所學校受災,涉及學生25萬余人。其中,231所學校需要搭建活動板房10萬余平方米,涉及學生8萬多名。 在救災緊張進行的同時,為確保災區(qū)學校如期開學,8月12日,板房學校搭建工作全面啟動。云南省抗震救災指揮部指定,由云南省住建廳負責組織協(xié)調,云南建工集團負責具體實施。昆鋼集團等單位也援建一部分板房學校。 選址、設計、平整地基……12日當晚,施工隊伍連夜進場施工。在魯甸、巧家、會澤災區(qū),一場大規(guī)模搭建臨時活動板房學校的“戰(zhàn)役”拉開大幕。 震中龍頭山鎮(zhèn)的龍泉中學是災區(qū)規(guī)模最大、受災最重的學校之一。該?;顒影宸看罱c還將包含1所小學和1所幼兒園,規(guī)劃搭建宿舍292間,教室48間,辦公室12間,漢族和回族食堂各1棟、標準籃球場2個、衛(wèi)生間4間……臨時學??傆玫孛娣e40余畝,活動板房搭建面積11365平方米,任務艱巨而緊迫。 負責指揮施工的云南建工集團副總經理沈家昆說,這片地方之前是一片莊稼地,13日開始場地平整和混凝土澆筑,每天都有1200多人在同時施工,投入大型機械40多輛,板房運輸車47輛,24小時晝夜作業(yè),人停機器不停。 8月中旬,地震災區(qū)余震仍然不時發(fā)生,降雨天氣持續(xù),山體滑坡、塌方隨時隨地發(fā)生,道路時通時阻,材料運輸不便,板房學校建設面臨重重困難。 云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宋光興說:“很多材料無法運輸到新校點,只能通過二次轉運,或者人背馬馱,有的地方人背馬馱需要走四五個小時。所幸多個部門齊心協(xié)力,共同克服持續(xù)降雨、交通不便等困難,保證了進度?!?/p> 一寸寸土地碾壓平整、一塊塊材料組合拼裝、一扇扇窗戶安裝到位、一張張課桌搬進教室……在地震災區(qū)各個校點,到處是一片熱火朝天。 云南省住建廳介紹,截至8月29日18時,地震災區(qū)231所板房學校(含幼兒園)100541平方米活動板房搭建完成。記者在各個校點看到,藍頂白墻的活動板房整齊排列,校園打掃得干干凈凈,運動場體育設施安裝到位。 8月31日,所有板房學校交付教育部門。魯甸縣教育局長鐵發(fā)平說:“原來我們對是否能如期開學非常擔心。但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努力,搭建任務圓滿完成,孩子們可以如期開學,心里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了下來。” 9月1日上午,雄壯的國歌聲在板房學校中奏響,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孩子們的朗朗書聲在地震災區(qū)的大山里回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