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記者 張曉松)今年盛行微信營銷。離中秋節(jié)還有一個多月,月餅促銷活動已經在微信朋友圈里紅紅火火地搞起來了,其中不乏“天價月餅”,也有不少月餅提貨卡、預付卡,可以上門送卡,可以異地提取,可以開各類發(fā)票,看上去都是沖著送禮來的。 有需求才會有市場,普通百姓有幾個會買這種“天價月餅”、會要這種提貨卡?因此,隨著朋友圈火熱促銷可能刮來的新一輪公款送禮風值得警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出臺八項規(guī)定,堅決反對“四風”,嚴禁公款送月餅送節(jié)禮、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濫發(fā)津貼補貼,收到良好效果。一年多來,高檔煙酒禮品變“燙手”了,大吃大喝顯得“扎眼”了,人民群眾逐漸感受到“清風習習”。 然而,不正之風積習甚深,糾正起來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當前反腐倡廉高壓下,很多人已不敢越線,但一些人在觀望,等待風頭過去,少數人仍然頂風違紀。尤其是公款送禮等“四風”問題也從地上轉入地下,從傳統渠道走向微信朋友圈等新興營銷渠道,穿上“隱身衣”,改頭換面,花樣翻新。因此,在中秋、國慶等容易“禮尚往來”的時間節(jié)點,要格外警惕公款送禮、收禮之風卷土重來。 公款送禮看似小事,卻絕非小事。財政資金哪一分錢可以亂花?不正之風每一件事都要較真。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不正之風從來都是腐敗的溫床,不從這些小事和細節(jié)著手,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抓實抓透,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堅持下去,就不可能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形成全黨上下鐵的紀律和浩然正氣。 針對公款送禮等“四風”問題改頭換面,必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要善用“火眼金睛”,善于發(fā)動媒體、群眾監(jiān)督舉報,敢于執(zhí)紀監(jiān)督問責,用越往后執(zhí)紀越嚴的高壓態(tài)勢強化對頂風違紀者的問責力度,用一抓到底、久久為功的決心告訴那些遲疑觀望者,反“四風”絕不是一陣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