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7日(周二)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fā)布會,請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業(yè)局局長賈治邦公布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介紹中國森林資源狀況和中國政府為發(fā)展保護森林、應對氣候變化所采取的措施等方面情況,并答記者問。
[路透社記者]首先有一個現象,在中國有很多人工林,都是單一的樹種,雖然它們可以吸收碳匯,但這對環(huán)境并不是特別好,不管是對動植物方面,以及對于環(huán)境方面,特別是對病蟲害方面,它的抵御能力都是比較低的。中國政府采取什么樣的措施解決這個問題?是不是有一些計劃,建議種多種樹種混合的人工林。第二個問題,盡管中國有很大的植樹造林面積,有很多這樣的計劃,但我們到內蒙、寧夏這些地區(qū)看,特別是到一些干旱沙漠地區(qū)看,有很多樹苗剛種下去之后就死掉了。林業(yè)局方面有沒有項目來檢查那些剛剛種下的樹苗的生長情況,有一些過早夭折的樹苗有沒有計算在中國植樹造林的面積之內,這方面有什么樣的措施?
[賈治邦]關于人工林單一的問題,中國的確有這個問題,但我們正在采取措施,要調整人工林的結構。當然,一塊50畝的地,我們種桉樹就種桉樹。在大的區(qū)域面積,塊與塊之間要進行調整,便于農民耕種。你提的非常有道理,我們已經有想法、有措施。
第二個問題,你提到在我國北方地區(qū)有一些種的林子死掉了,而且死掉的很多,的確有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我們正在調查研究,爭取解決這個問題,一是要加大科技的支撐力度。過去死亡率高就是那個樹不能在那兒種,抗逆性差,我們要采取“適地適樹”的原則,過去傳統(tǒng)的樹種在那里種,它的成活率就高。二是管理和經營的制度要變革,現在在北方主要是采用專業(yè)化的種樹隊伍,挖大坑、植大苗,而且辦法是你先種,第一年我給你20%的錢,三年保證存活,之后我全部兌現你植樹造林的錢。過去有這個問題,現在成活率逐年提高。我們現在正在引進和推廣40多項科研技術,我相信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之后,北方地區(qū)植樹造林的成活率會越來越高、越來越好。這個情況不影響我公布的數據,當年死亡的樹都不在我公布的統(tǒng)計里,不要懷疑這個數,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