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天安門城樓上下一片歡騰啊。”田富達說,“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什么叫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

全國政協(xié)一屆代表田富達于1949年天安門城樓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這是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8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光 攝

田富達和夫人在家中澆花,生活其樂融融(8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光 攝
“毛主席宣讀完文告,閱兵式就開始了。”謝邦定回憶,“當朱老總的檢閱車駛過受閱部隊時,他振臂高呼‘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受閱官兵堅定地齊呼‘萬歲,萬歲,萬歲’!我們在城樓上也跟著喊,城樓下的群眾也跟著喊?!?/p>
“當飛機編隊飛過天安門城樓時,我又一次流下了熱淚。”方光宇說,“抗戰(zhàn)時我在重慶,那時日本人的飛機經(jīng)常來轟炸,最慘的時候我們一連7天躲在防空洞里不敢出來。那時候就想什么時候中國也能有自己的空軍啊?!?/p>
“當分列式結(jié)束后,閱兵總指揮聶榮臻從東側(cè)登上天安門城樓。他走過我身邊時對我說,‘今天這些飛機大炮還都是我們繳獲來的,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能自己造出來,年輕人好好干啊’?!敝x邦定說,“這話對我鼓舞很大。你看,今天我們不但自己造出了飛機大炮,還實現(xiàn)了載人航天,60年的成就不得了?。 ?/p>
“沒有共產(chǎn)黨,我們哪有出頭天”
臨近下午3點,當臺灣民主自治同盟政協(xié)代表田富達走上天安門城樓,在西側(cè)站定時,他驚奇地看到他先前所在的華北軍大臺灣隊的160多名成員正在城樓下東側(cè)的觀禮臺上向城樓上張望。
“他們在焦急地等待毛主席的出現(xiàn)?!爆F(xiàn)任臺盟中央名譽副主席、80歲的田富達回憶說,“這些同學本來是來北京參加分列式接受檢閱的,后來中央領(lǐng)導特別安排他們在觀禮臺觀禮?!?/p>
“我當時真是感慨萬千啊,臺灣隊中的不少人都像我一樣是高山族,日據(jù)時期我們在臺灣是三等公民,日本投降后我們是二等公民,想下山進城都要警察開路條。沒有共產(chǎn)黨,沒有新中國,我們哪有‘出頭天’!”如今回憶起這段歷史,田富達的眼里依然充滿淚光。
田富達,原名尤明·巴都,1929年7月出生在臺灣新竹一個叫馬武督的泰雅族部落。
新中國成立后,直到離休前,田富達一直在臺盟中央工作,改革開放后擔任臺盟中央的領(lǐng)導職務(wù),是第一至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三、四、五、九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