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2月13日,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華盛頓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奧爾布賴特,前財政部長保爾森,前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布熱津斯基、伯杰,前勞工部長趙小蘭。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
新華社華盛頓2月13日電(記者霍小光 白潔)當地時間2月13日,抵達華盛頓開始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會見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奧爾布賴特,前財長保爾森,前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布熱津斯基、伯杰,前勞工部長趙小蘭等。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參加會見。
習近平積極評價他們在擔任公職期間,在不同時期為中美關系發(fā)展作出的重要貢獻。習近平表示,我此訪目的是為進一步落實胡錦濤主席去年1月訪美期間同奧巴馬總統(tǒng)達成的重要共識,推進中美合作伙伴關系而來。我希望通過此訪為增進中美戰(zhàn)略互信、拓展務實合作、加深人民友誼做一些積極而富有成效的工作。
習近平說,今年是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和《上海公報》發(fā)表40周年。40年來中美關系的巨大發(fā)展大大超出了當初最樂觀人士的預料。在當前復雜變化的國際形勢下,中美合作和協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顯迫切和重要。中美共建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是兩國元首基于中美共同戰(zhàn)略利益和對世界大勢的客觀判斷作出的戰(zhàn)略決策。雙方應沿著兩國元首指明的方向,既立足當前,又放眼長遠,使合作伙伴關系走穩(wěn)、走實、走遠,確保中美關系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發(fā)展勢頭。
習近平就如何建設好中美合作伙伴關系談了四點看法:一要鏡鑒歷史。40年來中美關系發(fā)展有4條歷史經驗:雙方共同利益是內生動力;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制度保障;相互了解和戰(zhàn)略信任是重要前提;與時俱進的開創(chuàng)精神是前進推力。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倍加珍惜和繼續(xù)遵循。
二要登高望遠。中美建設合作伙伴關系是當今世界大國關系的一次偉大嘗試,事關兩國人民福祉和世界前途命運。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相信美國各界有識之士都不希望因大選因素給中美關系發(fā)展留下令人遺憾的“后遺癥”。
三要互尊互信。中方堅定不移走和平發(fā)展道路,我們發(fā)展對美關系的意愿是坦蕩的、真誠的,也是一以貫之的。希望美方客觀理性看待中國,采取有助于增進互信的實際行動對待中國,特別是慎重妥善處理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問題。
四要互利共贏。去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達到4400多億美元,這反映了兩國經貿合作優(yōu)勢互補、互利雙贏的本質特征。對于經貿合作中出現的問題,我們也要本著互利雙贏的精神,用積極和建設性的方法處理分歧和摩擦。
基辛格等熱烈歡迎習副主席訪問美國,相信訪問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他們表示,習副主席到訪對兩國關系未來具有重要意義。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有不同的政治見解,但在美中關系重要性的認識上常常是一致的。美中關系目前正處于一個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日益復雜、挑戰(zhàn)不斷的世界,美中加強合作至關重要。兩國都應切實按照去年胡錦濤主席訪美時雙方發(fā)表的聯合聲明精神,進一步加強對話,增進了解和互信,拓展雙方在全球層面及諸多領域的合作,妥善處理新問題、新挑戰(zhàn),不斷注入新活力、新動力,推進美中合作伙伴關系建設。這有利于美中兩國,也有利于世界。
外交部部長楊潔篪等陪同人員和正在美國工作訪問的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農業(yè)部部長韓長賦、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等參加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