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新疆尉犁縣第七小學二年級的小學生們在教室里看動畫片,無論是動漫人物還是記者的閃光燈,都引起了他們的好奇。當日,位于新疆塔里木河中游的古老羅布人村莊自漁牧部落進入農(nóng)耕社會百余年后,再次迎來新的變革,一項35千伏輸變電工程的竣工投運徹底解決了當?shù)責o電的歷史。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喀爾曲尕鄉(xiāng)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塔里木河從鄉(xiāng)村蜿蜒穿過,是古老羅布人后裔的集中居住區(qū)。由于地理位置偏遠,且處在電網(wǎng)覆蓋范圍以外,喀爾曲尕鄉(xiāng)長期沒有通長明電,農(nóng)牧民夜晚靠煤油燈、蠟燭照明。今年8月,國網(wǎng)新疆電力公司投資2391.84萬元,啟動了喀爾曲尕35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shè),先后建成35千伏變電站1座,35千伏線路30公里,使新疆主電網(wǎng)延伸到喀爾曲尕鄉(xiāng),經(jīng)過3個月的建設(shè),徹底解決了全鄉(xiāng)1035戶、4000余人的用電問題。(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11月19日,新疆尉犁縣喀爾曲尕鄉(xiāng)牧民喀斯木一家看著電工幫家里接電。(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11月19日,新疆尉犁縣第七小學四年級的小學生帕提曼(右二)在上她的第一堂計算機課。(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