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11月18日電(記者茆琛、陶冶)記者18日從重慶市教委獲悉,截至今年10月,重慶14個納入國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的區(qū)縣已獲得投入10.7億元,93.1萬名學生的就餐條件和膳食結構因而得到改善。
“我上小學的時候,只能從家里帶米到學校集體蒸飯就著咸菜吃,現在不僅不用帶米就有熱乎乎的飯,每天還能吃一頓肉菜!”18日中午,記者在巫山縣曲尺鄉(xiāng)東莞中學見到正吃午飯的初一年級學生鄒傳江,他邊說邊給記者“展示”自己的午餐。
東莞中學校長丁敏介紹,國家級貧困縣巫山地處三峽庫區(qū)腹心,農村學生由于家庭經濟困難、上學路途遙遠、路況陡險等原因,午餐吃不好也吃不飽,孩子們的健康發(fā)育受到很大影響。近年來,國家實施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為每名學生提供午餐補貼,孩子們可以在學校吃到一葷兩素的午餐?!罢€投入42萬元為孩子們改造了食堂?!倍∶舾嬖V記者,“食堂能保證全校500多名學生同時就餐,孩子們冬天再不用因為沒有座位擠在食堂門口受凍了?!?/p>
巫山縣曲尺鄉(xiāng)東莞中學只是重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的一個縮影。重慶市教委介紹,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重慶市先后在黔江、城口、豐都、武隆、云陽、奉節(jié)、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萬州、開縣等14個區(qū)縣開展國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截至目前,這些區(qū)縣已陸續(xù)新建和改擴建學生食堂2357個。據悉,重慶納入國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的學校不僅要完善食堂設施和人員配備,還需單獨建立食堂賬戶,進行收支核算。重慶市教委介紹,2014年春季學期,重慶所有參與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的學校將全部開始向學生供應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