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 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82周年紀念日。今天,沈陽、西安、北京、南京等地用各種方式進行紀念活動。
據(jù)遼寧分社記者徐揚、閻平報道:9月18日9時18分,刺耳的警報聲從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廣場傳出。9時16分,廣場上的人們共同撞擊警世鐘14響,寓意中國人民抗戰(zhàn)14年。
此時此刻,在沈陽市區(qū)規(guī)定區(qū)域的9條路、18條街上,行駛的機動車輛一律停駛鳴笛。沈陽人民廣播電臺、沈陽電視臺中斷正常節(jié)目,插播“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畫面和警報聲音。
“這是沈陽第18次用鳴警撞鐘的儀式,來紀念這段屈辱的歷史”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館長井曉光說。
1995年,新中國成立后,沈陽第一次在“九一八”事變紀念日鳴響了防空警。自此已持續(xù)18年,參加群眾50多萬人次。這項旨在“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紀念活動,已從事變爆發(fā)地東北地區(qū)擴展到全國百余座城市,成為民族的一項“記憶工程”。
沈陽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當天舉行鳴警撞鐘活動,在中國各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從2004年起,紀念日當天,景德鎮(zhèn)、成都等上百個城市都會鳴響警報。
中國近現(xiàn)代史料學會副會長王建學說,鳴警撞鐘已經(jīng)不僅僅是單純的紀念活動,它通過這種神圣莊嚴的儀式,把中國人的心在“九一八”紀念日當天系在了一起。
沈陽大學大三學生付世浩是此次鳴警撞鐘活動的撞鐘手。這個剛剛脫下全運會志愿者服裝的大三學生告訴記者,紀念昨天的歷史是為了明天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拔覀兇髮W生現(xiàn)在最重要的就是讀好書、鍛煉好身體,以后才能為國家盡一分力量?!焙蜕蜿栆粯?,全省其他13個城市也都在同一時間拉響防空警報。
椐陜西分社記者薛天報道:18日上午,為紀念“九一八”事變82周年,西安市上空響起了防空警報,尖厲的聲音劃破長空,告誡人們不該也不能忘記那一段曾經(jīng)沉痛和屈辱的歷史,也告誡人們要更加珍惜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和平。
“九一八”是中國人民的國恥日,盡管這一天并沒有成為法定的紀念日,但在中國老一代、特別是經(jīng)歷過抗日戰(zhàn)爭的人的心中,“九一八”刻骨銘心、永世難忘。
杜耀峰教授認為,今年的“九一八”更不同于往年,面對日本不斷制造的所謂“釣魚島國有化”事端,中國人的民族情緒再一次被點燃,而今天的全國范圍的空襲警報聲仿佛激發(fā)了中國人內心深處埋了82年的痛。所以在今年的“九一八”,在中秋節(jié)團圓前夜的中國人更應該回味82年前“有家不能團,有國不能圓”的國恥,從而更加珍惜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美好和平生活。
據(jù)北京分社記者岳瑞芳報道:在“九一八”事變爆發(fā)82周年之際,很多人趕到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緬懷歷史。62歲退伍軍人顏強18日一早就來到了抗戰(zhàn)館參觀,他告訴記者,日本政府應正視歷史,中國人民也應團結起來,牢記歷史強我中華,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而努力奮斗。
14歲的馮艷來自北京北新實驗中學,在參觀完抗戰(zhàn)展覽后,她感覺很震驚也很真實。“仿佛看見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就在眼前流逝了,心中特別感慨。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并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將來為國效力?!?/p>
當天,攝影家張國通還將自己拍攝的《為歷史作證》系列1萬張照片無償捐贈給抗戰(zhàn)館,并通過其相關平臺供社會無償使用。
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18日首次對外公布了日本強擄中國赴日勞工罪行的珍貴檔案
據(jù)江蘇分社記者吳新生報道:“九一八”事變82周年之際,由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以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四家國際二戰(zhàn)題材的紀念館聯(lián)合主辦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納粹大屠殺罪行展》,18日在南京開展。
本次展覽的主題是“揭露罪行、哀悼逝者、彰顯正義、警示未來”。整個展覽共350多張照片、15件文物,一個場景復原及兩幅油畫展品,展示了德國納粹在二戰(zhàn)期間違反人道,對無辜平民屠殺,對猶太人種族滅絕的罪行,完整翔實的記錄了發(fā)生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里的納粹大屠殺、人體實驗等行徑。展覽還介紹了集中營中的反抗,展示了部分猶太難民在上海避難時的一些史料和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