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記者 趙琬微)又到一年七夕時。對于不同生活經歷的人來說,與愛情、美好相關的“七夕節(jié)”味道豐富,各不相同。對“80后”白領孫小姐來說,七夕是一種甜蜜的期盼;對“60后”媽媽張女士來說,七夕是一份溫馨的團圓;對出生于上個世紀40年代的“紅娘”徐奶奶來說,七夕是一份美好的回憶,更是一份份深深的祝福。
“80后”:我相信幸福會來敲門
在海淀區(qū)中關村的一家電影院內,正在等人的“80后”孫小姐大大方方地說,自己的七夕安排是“相親”。
“我今天晚上準備和相親對象一起看《環(huán)太平洋》。如今,對于我和身邊的朋友來說,七夕節(jié)是個和朋友聚會聊天的好機會。是不是情人沒關系,學會享受生活、增加自己的‘正能量’最重要。
雖然我現(xiàn)在還是單身,但今年七夕,我心情不錯,收到很多微信祝福。我覺得無論有沒有情人,都要認真生活,開心地過每一個節(jié)日。我對晚上的活動還是挺期待的,但沒準備禮物,因為還不是情人嘛。未來送愛人的禮物,我覺得價錢不重要,心意最重要,送的就是對方想要的,才最美好。
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聽過‘牛郎織女’的傳說。我小時候覺得,王母娘娘是“壞人”,讓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F(xiàn)在我知道,愛情不僅是相親相愛,還要克服重重困難,經歷過風雨的愛情才更令人贊嘆。我對未來充滿期待,我相信幸福會來敲門,我一定能找到一個與我情投意合,互相珍惜的另一半?!?/p>
“60后”:七夕就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日
說起年輕時候過七夕節(jié),出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張女士侃侃而談。
“我們那個年代的人最浪漫了,不講物質,只講情調。我上大學的時候是80年代,男女單獨出去會讓別人‘嗤之以鼻’,談戀愛更是偷偷地,不敢公開。
現(xiàn)在的年輕人真是令人羨慕,有時候我看到十七八歲的孩子,能在一起拉手,很浪漫。我們那個時候,內心情感再豐富,都不敢拉個手。
我和先生在一個單位工作,都住在集體宿舍。我記得特別清楚,1993年我們準備結婚,第一次跟他回山東的老家,那天專門挑的就是七月初七。他家在山東聊城,武松打虎那個縣。頭一天下了雨,道路泥濘。我們穿著雨鞋都不行,就坐著拖拉機進村?;貋淼臅r候,他父母給我2000塊錢,當時萬元戶都很少,這可是一大筆錢。我看這些錢有的一塊、兩塊、十塊的,厚厚的一大摞,當時的情形太感人了,我至今都記得特別清楚。
打那以后,七夕就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日。沒有婚宴、沒有婚紗,20年了,我們的婚姻一直特別和美。今年我們兒子高考,特別緊張,現(xiàn)在學校定了,一家人終于放松了。我們打算拍個全家福慶祝一下?!?/p>
66歲“徐奶奶”:我們倆就一起去看星星
今年66歲的徐淑珍是北京通州區(qū)漷縣鎮(zhèn)漷縣村農民,是遠近聞名的“熱心人”。從30多歲的時候第一次給人說媒以來,至今已經成功撮合了300多對新人,被人稱為“徐紅娘”。回憶起自己小時候過七夕的情形,徐奶奶笑得合不攏嘴。
“我們村的女孩子一直都有七夕‘乞巧’的習俗。記得我八九歲的時候,奶奶教我繡花。就拿竹圈子繃起來的一個小手帕,上面畫上花樣子,我們幾個小姑娘你繡一針,我繡一針。因為老人們都說,在七夕節(jié)學針線活兒學得快,可以讓女子心靈手巧。七夕的晚上,我們就在院子里面看星星。村里老人們都說,在葡萄架下面,不說話的孩子可以偷聽到織女和牛郎的對話。
那個時候,北京的天空特別晴。我和我老頭兒是一個村的,我們自由戀愛。如今老頭兒已經去世一年多了。我們結婚是1968年的8月,沒幾天就到了七夕,他不知從哪兒摘來的一朵小花兒,給我戴在頭上,然后我們倆就一起去看星星。
我現(xiàn)在經常給年輕人找對象。最近手上就有30多個大齡男女青年,等著我給撮合呢。過去我把兩個人拉到一起,姑娘看著小伙子人品不錯,身體挺好,可能就成了?,F(xiàn)在要看學歷、要看工作,還要求有房子,條件太多,很難說成。我記得有一個孩子,光我就安排見了40多個人才成功。只要把孩子們最終說成了,我就特別開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