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9日,在甘肅山丹縣明長城新河段,工人們在明長城保護工程現(xiàn)場施工。甘肅省山丹縣境內(nèi)現(xiàn)存明長城古遺址88千米,是迄今國內(nèi)保存最完整的土夯板筑長城,被譽為“露天長城博物館”。為加強長城保護,2013年以來,甘肅省文物主管部門和當?shù)卣疇幦≠Y金3000多萬元對部分受損較嚴重的長城本體和烽燧進行搶險加固和防洪工程建設,通過采用錨桿錨固、土坯砌補、裂隙注漿等技術手段和拉防護網(wǎng)、建設護坡和泄洪渠等多種措施加強了明長城遺址的保護。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7月19日,在甘肅山丹縣明長城新河段,兩名工人從長城墻體旁走過。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在甘肅山丹縣明長城新河段,部分已經(jīng)完成加固保護的長城墻體(7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尹緒寶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