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記者安蓓、杜宇、何雨欣)“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痹掚m如此,可每到年關,總有一些農民工辛苦一年卻拿不到屬于自己的勞動報酬,不得不踏上討薪路。
盡管國家多年來采取一系列措施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但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消息仍不絕于耳,討薪引發(fā)的沖突時有發(fā)生。這個歲末年初,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xiàn)象還有所增加。
一個“討”字,包含農民工多少辛酸與無奈。全國農民工2億多人,關系著2億多個家庭。他們當中不少人背井離鄉(xiāng)打工掙錢,辛苦一年的工資,是父母的看病錢、子女的學費、全家的生活費,寄托著一家人的希望。然而,這樣的血汗錢,卻不能按時、足額拿到,有的甚至拖欠多年,將心比心,情何以堪。
不可否認,經過多年努力,各級政府已采取不少措施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農民工薪酬保障的基本制度初步建立,欠薪問題有很大改觀。但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仍然面臨著企業(yè)違法成本低、法規(guī)不健全、執(zhí)法難等諸多困難。特別在建筑行業(yè),往往是經濟承包糾紛與勞動糾紛交織在一起,延長了債務鏈,增加了解決欠薪的難度,這都有待長效機制的進一步建立。
記者采訪中也感覺到,不少農民工欠薪問題,都存在勞動合同缺失、工程層層轉包等問題。這一方面需要農民工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另一方面也需要勞務市場的進一步規(guī)范化以及農民工工會組織的建立和完善,使得農民工權益在受到侵犯的時候,真正能夠求助“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