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2月5日電(黃書波、于雷)空軍信息化條件下雙跑道多機種綜合保障試驗演練日前在西南某機場舉行,10余型近百架戰(zhàn)機拉開了中國空軍作戰(zhàn)保障模式向基地化轉變的帷幕。
“‘雙跑道’是一個機場具有兩條可以同時起飛和著陸的跑道,這在空軍機場建設史上還是第一次?!毖菥毧傊笓]、成空副司令員戰(zhàn)厚順說,以往空軍的機場只有一條起飛和著陸跑道,只能保障較少機型同時遂行作戰(zhàn)和訓練任務,而擁有“雙跑道”的機場,不僅能夠同時保障各類現(xiàn)役戰(zhàn)機飛行,而且具備了滿足國內所有型號民航飛機的起降條件。
記者在演練現(xiàn)場看到,僅僅10分鐘內,從兩條跑道上交替起飛和降落的飛機達到了12架次,而機場東西兩側的停機坪上,200余輛各類保障車輛和數(shù)百名官兵正在為各型飛機進行起飛前的準備和著陸后的維護工作,整個演練現(xiàn)場指揮嚴密、秩序井然。
“‘雙跑道’保障能力不是1+1的簡單數(shù)學等式,而是基于單一跑道保障能力質的躍升?!睓C場東跑道主塔臺指揮員張建在演練結束后說,首次全要素演練每小時平均吞吐量超過了以往機場的三分之一,最高峰吞吐量翻了一番,超過了同等規(guī)模民航機場每小時的吞吐量,“這在以前是包括我們這些飛行了20多年的老飛行員不敢想象的”。
成空后勤部軍需物資油料處處長張斐然表示,“雙跑道”的運行給保障單位帶來了新的課題。這次演練5個多小時的用油量是以往機場單日用油量的4倍,為了完成這次保障任務,他們根據機場雙跑道保障實際,在每條跑道各建立了一個供油中心和一套直線壓力加油系統(tǒng),并運用信息化手段全流程實時監(jiān)控,實現(xiàn)了精確到秒的加油作業(yè)。
“‘雙跑道’的運行,倒逼我們轉變保障觀念和提升保障能力。”參加演練的某場站站長張宏說,“雙跑道”保障成倍增加了工作量,而保障人員和裝備并未成倍增加,這讓我們不得不改進保障流程、優(yōu)化保障方法、提高保障人員一崗多能的素質,“盡管圓滿完成了保障任務,但提升素質的壓力銘刻在了每一名官兵的心里”。
“壓力就是動力。”成空司令員方殿榮說,這次演練的目的就是探索多機種綜合保障基地建設、運行、管理新模式,查找戰(zhàn)斗力建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提高部隊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zhàn)爭的能力,這也是成空部隊以任務為牽引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