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沙趙述島漁民在近海作業(yè)(5月6日攝)。7月24日,西沙永興島,具有歷史意義的三沙市在這里正式揭牌成立。從一個辦事處“升格”為地級市,三沙市的設立有望彌補南海行政建制與管轄,資源開發(fā)與保護等諸多“短板”,掀開我國南海維權和開發(fā)的歷史新篇章。中國從漢代起,最早發(fā)現、命名并持續(xù)對西南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行使主權管轄。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繼續(xù)行使對南沙群島的主權,并于1959年3月設立西南中沙群島辦事處,隸屬于廣東省海南行政區(qū)。1988年4月海南建省,并行使對西南中沙群島及其海域的管轄權。1991年5月,海南省組織由海洋生物、土壤、動物、植被等11個專業(yè)學科59名科學工作者組成的西沙群島及其海域綜合科學考察隊,歷時20多天,對西沙群島的32個島礁及所屬海域進行了考察,取得大量科考數據;1992年1月,海南省組成以省政府主要領導和駐軍首長為首的大型巡視慰問團,歷時14天,遠赴南沙宣示主權、慰問我戍邊將士,并在曾母暗沙舉行了莊嚴的中國主權碑投碑儀式?;仡欉^往,每一次向南海進發(fā),總能帶來新的發(fā)現、新的財富和新的思考。放眼未來,以三沙市成立為標志,南海資源開發(fā)前景廣闊,必將迎來新的戰(zhàn)略發(fā)展機遇。新華社記者 侯建森 攝

七連嶼支部書記梁鋒(右)在西沙趙述島幫助漁民檢修漁船(2011年6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侯建森 攝

海南漁民在西沙群島中建島海域生產(1991年6月攝)。新華社記者 姜恩宇 攝

1992年1月15日,時任海南省軍區(qū)司令員的肖旭初少將在曾母暗沙投放主權碑(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恩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