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記者 齊中熙)“通了!”6月18日,海拔4743米的雅克夏雪山隧道盡頭,隨著一聲巨響,一束陽光射進洞穴,清涼的山風吹到建設者臉上,雅克夏雪山隧道終于勝利貫通。
雅克夏雪山隧道是四川黑水縣與阿壩州首府馬爾康、紅原縣等地的一條重要交通咽喉。建成通車后,車輛再不用翻越原來彎急坡陡的12公里險路,確保了當?shù)亟煌ㄈ陼惩ā?/p>
從短到長,從少到多,一條條隧道“長龍”在中國版圖上激情穿越。近十年來,隨著公路、鐵路及市政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一條條穿山隧道、入地隧道、穿江隧道、海底隧道、沙漠隧道相繼貫通,我國隧道建設水平躋身世界前列。
6月29日,龍(巖)廈(門)快速鐵路開通運營,其中一段長達16公里的象山隧道,占了龍廈鐵路全長的近十分之一,被稱為“華東第一長隧”,被鐵道部列為“極高風險隧道”,是全線最大的控制工程。
“這個隧道不僅長,而且‘五毒俱全’?!敝袊F建鐵四院副總工程師徐向東說,“打隧道最怕遇到的煤礦采空區(qū)、瓦斯、巖溶涌水、高地溫、高地應力、軟弱大變形、斷層及其影響帶等不良地質(zhì),它占全了!”
一條條長大、高風險隧道的貫通,背后是我國科技實力的不斷增強。以前“打眼放炮”的傳統(tǒng)人工開挖隧道方法,逐漸被盾構(gòu)機所取代。盾構(gòu)機猶如一條神奇的“鉆地龍”,集機、電、液壓、激光導向等尖端科技于一體,快速、安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隧道施工工法。
有“隧道測量機器人”之稱的“隧道隨機斷面檢測系統(tǒng)”新技術,去年也由中國中鐵大橋局集團研發(fā)成功,并用于實踐。該項新技術只需少量的人員操作,就可準確無誤的測量出結(jié)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要問我國目前到底有多少公里的隧道?這一數(shù)字實在難以統(tǒng)計。因為無論是公路、鐵路,還是地鐵,是南水北調(diào)、還是西氣東輸,隧道無處不在,且新隧道不斷貫通。
“在特長公路隧道、山區(qū)隧道的設計、施工和管理中,突破了隧道工程、通風、防災、監(jiān)控等技術瓶頸,長大公路隧道每年建設完成400余公里,標志著我國隧道建設技術水平跨入世界前列?!苯煌ú坎块L李盛霖說。
穿越隧道,仿佛在穿越歷史,記錄著中國近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