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5月11日電(記者徐揚)連日來,中國海岸線最北端的丹東港稻麥飄香,數萬噸糧食裝船起運駛往廣東等地。這標志著中國“北糧南運”又添海上新通道。
5月8日,來自天津永續(xù)航運集團的5萬噸級“安平1號”船,載著3.5萬噸糧食駛離丹東港糧食專用泊位,駛向廣州蛇口港。這是丹東港發(fā)出的第一艘糧食班輪。
東北是中國的糧食主產區(qū)。2011年,東北三省糧食產量達到2155億斤,占全國糧食產量的18.9%,相當于中國糧食總產中近五分之一來自東北。
在全國產糧第一大省黑龍江,每年就有600多億斤糧食需要外運。受鐵路運輸能力的限制,大量糧食需要通過海路運往南方。但由于地理位置遠離主銷售區(qū)、運距長,導致環(huán)節(jié)多、成本高,從而影響農民真正實現豐產增收。
“丹東港開辟糧食班輪后,東北東部地區(qū)的商品糧無需從大連港或營口港繞遠入海,只需要通過鐵路或公路直達丹東港,可大大節(jié)約運輸時間和成本?!边|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牟岱說。
近年來,丹東港不斷加快大型糧食物流基地建設,現已形成擁有4座5萬噸級糧食專用泊位、近百萬噸倉儲能力的糧食中轉基地。2012年初,500輛新型散糧專用車投入到東北腹地,已經形成了東北糧食主產區(qū)與丹東港口的糧食陸運大通道。
專家表示,丹東港建設糧食物流基地,打通了“北糧南運”的海上通道,有力地保證了東北糧食定點、定時轉運南方,不僅大幅度降低了糧食的運輸成本,同時也為國家糧食戰(zhàn)略轉運、南北糧食主產區(qū)和主銷區(qū)貿易對接提供了新通道。
據介紹,丹東港今明兩年還將繼續(xù)開通多條輻射福建、廣州、廣西的班輪航線,把丹東港打造成集糧食周轉、加工、倉儲、貿易、期貨為一體的綜合糧食物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