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廣西百色市田陽縣五村鄉(xiāng)定夜村谷周屯,一名村民在溶洞里架設水泵準備抽水(5月9日攝)。
5月9日,記者在干旱重災區(qū)廣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豬場鄉(xiāng)豬場村采訪時看到,大批婦女結伴到豬場村一座容量達3000立方米的水柜里接水,再背回家作為家庭生活用水。
“我們住的地方沒有水柜,只能走兩公里多的路到這里來背水?!痹谒襁吔铀臈罾m說,干旱一旦來臨,背水便成了家里主要勞力的重要工作。
豬場鄉(xiāng)干部王海騰說,全鄉(xiāng)擁有五六十座水柜,目前只有20%左右的水柜蓄有水,這除了干旱持續(xù)時間較長外,水柜偏少、容量不大也是當地抗旱整體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
隆林各族自治縣因水柜數量偏少導致抗旱能力薄弱的村屯并不少,一些村屯一座水柜都沒有,長期取山澗流水飲用,沒有蓄水能力,大旱來臨山澗水源干涸,飲水困難雪上加霜。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在廣西百色市田陽縣五村鄉(xiāng)雷圩村大卜屯,有關人員和當地群眾在查看水柜蓄水情況(5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在廣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豬場鄉(xiāng)豬場村,婦女們在水柜邊排隊準備接水(5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在廣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豬場鄉(xiāng)豬場村,一名婦女走在背水回家的路上(5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