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1月21日電(記者余靖靜)放學了,浙江省德清縣三合鄉(xiāng)中心學校門口圍起了隔離帶。在老師帶領下,6年級的朱蕾和同學們排著隊,朝校外的“長鼻子”校車走去。
這輛校車通體橙黃色,車頭伸出1.4米的“長鼻子”,外表高大神氣,里面空間寬敞。車里有空調、每個座位有安全帶,老師還為每個學生安排了固定座位。
70多輛這種新購置的校車,讓浙江省德清縣所有農村學校的上學路變得學生舒心、家長和老師放心。
回顧上學路,朱蕾經歷了“三級跳”:“以前是爸爸媽媽騎摩托車送我,前幾年是小中巴接送,但都比不上今年的校車坐起來舒服?!?/p>
三合鄉(xiāng)中心學校副校長唐衛(wèi)東站在校門口點名,在他看來,校車的“三級跳”不僅是硬件升級,更是意識升級:“上世紀90年代,鄉(xiāng)間路還是沙石鋪就,學生上學放學全靠自己,要么走路,要么騎車;本世紀初,有了免費校車,可車是向客運公司借的,教育部門對司機毫無約束力,超載、混載、不準點時有發(fā)生,我們反映過,可就是解決不了?!?/p>
如今,德清專門成立公司,保證校車能專車專用。組織學生有序乘坐校車,成了學校的一件大事,除了分批次放學,還要專門安排老師,負責領隊、點名、跟車護送等。唐衛(wèi)東說:“雖然事情多了,但心里踏實?!?/p>
校車司機馮寶慶是一位已有35年駕齡的老師傅?!耙_好校車可沒那么容易,除駕駛業(yè)務、品行要求都比一般客運司機高之外,公司平常進行安全教育,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要慢’,無論空車還是載有學生,公司都要求大家時速不超過60公里?!?/p>
為了便于監(jiān)督,所有校車都裝有GPS定位系統(tǒng)和上下車自動拍照裝置等設備。在校車公司的電腦監(jiān)控平臺,校車的時速、時間、里程等情況均能實時顯示并記錄。
在下楊村前東山組站點,村民張正有接到了自己的孩子。他說,自從孩子坐上了政府統(tǒng)一的校車,他就不為孩子上下學的安全擔心了。
據了解,當地政府除了投資約2000萬元用于購買校車外,同時每年還撥出400多萬元經費對校車運營進行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