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4日電(記者林紅梅、何欣榮)黑云密布,風大浪急,兩艘船舶在長江口水域航行時發(fā)生碰撞。6級大風中,救助飛行飛臨上空,救助船舶飛馳而來。8月24日上午,一場以“以人為本,關愛生命,保障水上平安”為主題的大型海空立體救助演練在上海外高橋碼頭水域舉行。
9時30分,演練總指揮、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宣布演練正式開始。演練模擬正在長江口水域航行的“演練2011”輪與一艘不知名交匯船舶發(fā)生碰撞,交匯船舶沉沒,5名船員落水,1名船員失蹤,“演練2011”輪爆炸起火。接到險情報告后,救撈指揮中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派出海空救助力量抵達現(xiàn)場展開空中、水面、水下三位一體搜救。演練進行了施放救助艇搜救落水人員、救助直升機搜救落水人員、轉運重傷船員、空中滑降、水下搜救、救助船現(xiàn)場消防滅火、快速撤離船上遇險人員等多個項目,整個演練持續(xù)近一個小時,展示了我國海上專業(yè)救助隊伍的精湛技能和良好風貌。
此次演練由世界海上人命救助聯(lián)盟主辦、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和上海市城鄉(xiāng)建設和交通委員會承辦,是當天下午在滬開幕的2011年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會的一項重要活動。
這一天,也是中國救撈系統(tǒng)成立60周年的日子。演練執(zhí)行指揮、交通運輸部救撈局局長宋家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救撈作為國家海上專業(yè)救助隊伍,將進一步立足實戰(zhàn)、強化訓練、提高??樟Ⅲw應急搶險能力,努力為我國人命財產安全和海洋運輸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和優(yōu)良服務,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中國救撈的雄偉英姿。
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系統(tǒng)是海上應急救援的“國家隊”和主力軍。中國救撈成立60年來,在生死線上挽救了57145名遇險人員的生命;在驚濤駭浪中奮力使4114艘中外籍船舶轉危為安;在復雜多變的惡劣水域中攻堅克難,使1744艘沉沒船舶重見天日。中國救撈是國際海上人命救助聯(lián)盟唯一的亞洲理事和董事單位。
上海:大型海空立體救助演練展示中國海上救助實力
新華社上海8月24日電(記者陸文軍、何欣榮)24日,上海外高橋碼頭舉行了大型??樟Ⅲw救助演練。此次演練以“以人為本、關愛生命、保障水上平安”為主題,是首次在中國舉辦的“2011年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會”的“重頭戲”,全面展示了中國救撈專業(yè)救助水平和救生裝備的快速發(fā)展。
上午9時15分,演練正式開始。代表中國國家專業(yè)海上救助力量的“東海救116”輪、“東海救113”輪、“東海救201”輪、“東海救209”輪、“東海救609”輪5艘專業(yè)救助船,“華英388”艇、“華英398”艇2條救助艇、3架專業(yè)救助直升機參加了本次演練,期間進行了施放救助艇搜救落水人員、救助直升機搜救落水人員、轉運重傷船員、空中滑降、水下搜救、救助船現(xiàn)場消防滅火、快速撤離船上遇險人員等多個項目。
整個演練共持續(xù)了半個多小時,規(guī)模大、動用力量多,參演力量操練嫻熟、配合精確,充分展示了我國國家海上專業(yè)救助隊伍的實戰(zhàn)能力。
演練體現(xiàn)的高水平得到了現(xiàn)場觀看的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國際海上人命救助聯(lián)盟主席邁克爾·烏拉斯托觀看了演練。他表示,演練展示了中國海上人命救助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交通運輸部救撈局局長宋家慧說,經過60年的建設和發(fā)展,我國已建立了國家海上專業(yè)救撈隊伍,在北起鴨綠江口、南至西沙的18000公里海岸線上成立了三個救助局、三個打撈局、四個救助飛行隊,建立了21個救助基地、59個飛行起降點和10個救助飛行基地,成立了18支海上專業(yè)應急救助隊,擁有近200艘專業(yè)救撈船舶及21架專業(yè)救助航空器。
他表示,當前,藍色海洋經濟蓬勃發(fā)展與極端惡劣天氣頻發(fā)并存,中國救撈將更好地肩負起“海上保護神”的神圣使命,保障海上交通運輸安全。
8月24日至28日,四年一度的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會首次在上海召開,這也是亞洲國家首次承辦此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