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特大一级大片_藏经阁试看120秒_黄色片A级免费看_操人视频在线

  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不辭抗旱苦只為稻香菲-水利護航夏糧生產"八連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afdelivr.top   2011年06月2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 姚潤豐)河南夏糧喜獲九連增,河北夏糧總產單產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2011年,盡管天公不作美,但中國的夏糧生產“有驚無險”,照樣贏得了第八個豐收年。近日從農業(yè)部傳來好消息:我國夏糧增產已成定局,這是連續(xù)第八年豐收。

    兔年春節(jié),正當北方冬麥區(qū)返青拔節(jié)的關鍵時節(jié),一場罕見的特大春旱擾亂了小麥生長的腳步,給夏糧生產“八連豐”蒙上了陰影。為奪取夏糧食豐收,各級水利部門緊急行動向旱魔宣戰(zhàn),通過周密的部署,科學的指揮,精確的測報,精心的調度,上下齊心共同努力,以一場艱苦卓絕的“抗大旱、促春管、奪豐收”抗旱戰(zhàn)役實現(xiàn)了大旱之年大豐收。

    冬麥區(qū)罕見干旱威脅夏糧豐收

    從干旱到大旱,再到罕見大旱,繼去年西南特大干旱后,年初罕見的干旱再次降臨北方冬麥區(qū),2011年的夏糧生產注定不能完全依靠上天的恩賜。

    枯黃的麥苗、干涸的水渠……去年10月份至今年2月上旬,我國華北南部、黃淮、江淮等降雨持續(xù)偏少,累計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偏少5至9成,重旱區(qū)長達100多天無有效降水。截至2月上旬,冬小麥受旱面積達到最大,僅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陜西、甘肅等8省麥田受旱面積累計達1.12億畝,尤以糧食生產大省河南、山東的旱情最令人揪心,也使得今年的糧食豐收變得難上加難。

    旱情就是命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抗旱救災和春耕備耕工作,1月2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出臺了支持抗旱救災的政策措施。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中央財政在已安排資金的基礎上增加安排抗旱支出22億元,對受旱嚴重的6?。叮埃皞€縣級抗旱服務隊,每縣補助設備購置費200萬元;對6省小麥抗旱澆水平均每畝補助10元;安排抗旱物資儲備資金2億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抗旱工作,出臺的一系列抗旱扶持政策和強農惠農措施,對抗旱工作重視程度之高、支持力度之大,是多年來少有的?!眹曳揽偢笨傊笓]、水利部部長陳雷在1月30日的國家防總抗旱工作異地視頻會議上說,旱情造成的影響不僅對于夏糧生產舉足輕重,還關系到全年糧食生產的預期和市場走勢。必須要全力打好抗旱保春灌、保春播這場硬仗,努力奪取夏糧豐收。

    隨即,國家防總啟動抗旱Ⅲ級應急響應。伴隨著應急預案的啟動,一條條指令火速發(fā)出,一項項措施付諸實施,一場保糧食豐收、保飲水安全的抗旱減災攻堅戰(zhàn)在北方大地迅速打響:國家防總、水利部迅速制訂《抗旱工作方案》;加密抗旱專題會商,先后召開8次抗旱會商會;發(fā)出10個緊急通知,對各地抗旱分別提出明確要求;派出56個工作組,現(xiàn)場指導地方科學抗旱……

    大旱之年彰顯水利工程興利減災作用

    “這管子不滲水,節(jié)約水,澆得還快??!以前一天半,現(xiàn)在不到一天就澆完了。”3月30日下午,山東省桓臺縣果里鎮(zhèn)郝園村村民杜龍信拿著前幾天剛剛領到的射頻卡,一邊給他種的7畝麥田澆返青水一邊對記者說。和以往地頭上長長的小白龍不同,今年他家澆地采用的是一張射頻卡,把卡片往田頭的刷卡器上一插,地頭的出水口就涌出了清水,就近接一個水管,中途沒有半點浪費,水就直接流入了麥田。

    這是桓臺縣去年底剛剛完工的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2010年項目。據(jù)了解,這項工程較之傳統(tǒng)的地上土渠引水,每畝年可節(jié)水125立方米,節(jié)電22.9千瓦時,為桓臺縣的抗旱保豐收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有無工程兩個樣,有水無水兩重天。越是大旱,水利工程的興利減災作用越明顯。在應對這場罕見干旱中,正是多年建成的大中小型水庫和灌區(qū),以及“水窖、水池、泵站、塘壩、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庫、塘壩等超前蓄水,灌區(qū)、泵站、調水工程等開足馬力,為抗旱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據(jù)了解,在抗擊特大干旱期間,黃河小浪底水庫加大下泄流量至900立方米每秒,妥善解決了引黃濟津、濟冀用水,有力保障了河南、山東引黃灌區(qū)以及中游山西、陜西引黃灌區(qū)的灌溉用水需求。江蘇省通過江水北調向淮北地區(qū)累計提供抗旱水量50億立方米,灌溉面積420多萬畝。山東省引黃灌區(qū)引黃水量超過17億立方米,全省抗旱澆灌面積3200多萬畝。河南省通過清淤疏浚增加引黃水量,對井灌區(qū)進行機電配套,累計完成抗旱春灌面積5400多萬畝。陜西省開動各類水利設施,堅持破冰提水,克服各種困難開展冬春灌,累計完成抗旱澆灌面積850多萬畝。

    攻必克,戰(zhàn)必勝。據(jù)水利部統(tǒng)計,重旱區(qū)8省抗旱期間,累計啟用機電井170萬眼、泵站1.7萬處、機動抗旱設備299萬臺(套),提供抗旱用水210多億立方米,累計抗旱澆灌麥田2.02億畝、3.6億畝次,有效保障了冬小麥順利返青拔節(jié),為夏糧豐收起到了關鍵作用。同時,各地通過采取打井、新建應急水源工程以及拉送水等措施,及時保障了因旱飲水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用水。

    糧食長久安全必須遠謀農田水利

    “逢災必減”曾是我國糧食生產多年的寫照,面對今年的罕見旱災,夏糧依然豐收得益于政策支持,抗災有力和科技支撐。從去年西南五省大旱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特大旱災,在極端氣候事件常態(tài)化考驗我們“與天奮斗”的智慧和能力的同時,夯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水利基礎顯得尤為迫切。

    “在今后乃至中長期內,我國增加糧食產量仍有很大資源和技術潛力。但制約糧食增產的因素也不少,主要是三大制約:一是耕地減少趨勢不可逆轉;二是糧食比較效益低、生產成本和機會成本加快上升的約束不斷強化;三是農業(yè)自然滅害多發(fā)重發(fā),水利等農業(yè)基礎設施薄弱,農業(yè)抗災減災能力低、靠天吃飯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觀。”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說,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大力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從根本上增強農業(yè)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水利在抗御這場干旱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為夏糧豐收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在受旱農田中,約20%多為“望天收”,缺乏水利設施和灌溉水源,沒有灌溉條件,只能采取打深井、架設臨時機泵抽水或者拉水等措施進行應急灌溉,抗旱難度大、成本高。部分灌區(qū)由于水源短缺、渠道淤積、抗旱設施損毀或不配套等導致抗旱能力下降。

    抗旱基礎工作薄弱。一些地區(qū)因糧食持續(xù)豐收,在思想上有所懈怠,部分干部群眾存在靠天等雨的僥幸心理,對旱災防御重視不夠;一些地區(qū)抗旱工作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不夠落實,抗旱組織不健全,基層服務體系缺乏;一些地區(qū)抗旱工作方案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較差,沒有必要的抗旱物資儲備。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農業(yè)之基,我國農田水利事業(yè)發(fā)展迎來了全面提速的重要機遇期。年初出臺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突出加強農田水利等薄弱環(huán)節(jié)建設。大興農田水利,抓緊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提高防汛抗旱應急能力,著力推進縣鄉(xiāng)兩級防汛抗旱服務組織建設,建設一批規(guī)模合理、標準適度的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立應對特大干旱和突發(fā)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儲備制度。

    可以預期,隨著中央一號文件的貫徹落實,農田水利等抗旱薄弱環(huán)節(jié)將得到全面加強,干旱防抗綜合能力將得到全面提升。屆時,面對大旱,我們將從容面對,迎接更多的糧食豐收年。

“風不調雨不順”為何仍獲豐收——三評夏糧豐收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 經過秋播春管夏收的艱辛勞作,我們迎來了又一個夏糧豐收?;厥捉鼛啄晡覈募Z生產,幾乎都是在災害頻發(fā)中開局,卻又在喜獲豐收中收官。農業(yè)這個一直以來被認為靠天吃飯的產業(yè),在“風不調雨不順”背景下能夠獲得夏糧生產“八連豐”,其中經驗需要總結,啟示更值得銘記。

    完善的保障機制是夏糧穩(wěn)產的固本之策。在今年夏糧生產克服長達100多天干旱困擾的過程中,包括政策激勵、投入保障、科技推廣、工作動員等在內的一整套完善的保障機制,以其鮮明的導向和有力的號召,促進了資金、資源、人力、物力的廣泛整合和有效配置。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密切關注旱情,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抗旱春管政策;中央財政在已安排各項涉農資金的基礎上,再安排129億元支持糧食生產和抗旱工作,對抗旱澆水、弱苗施肥給予補助。這些舉措在我國糧食生產史上前所未有,極大地鼓舞和帶動了各地區(qū)、各部門抗旱促春管工作。從研發(fā)、生產再到推廣的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發(fā)揮威力,調動1萬名專家和35萬名農技推廣人員參與全國科技大會戰(zhàn),再加上農業(yè)科研機制和農技推廣體系不斷創(chuàng)新,為廣大農民奪取抗旱保苗勝利奠定了技術基礎。 >>>詳細閱讀

農業(yè)部:夏糧增產已成定局 冬小麥將實現(xiàn)八連增

    6月18日,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瑞林村麥農衛(wèi)俊芳在晾曬小麥,揚除其中的雜質。農業(yè)部21日宣布,全國夏收小麥收獲進度已過九成,夏糧增產已成定局,冬小麥將實現(xiàn)8連增。新華社發(fā)(高新生 攝)

    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記者張辛欣、董峻)農業(yè)部21日宣布,全國夏收小麥已收獲3.17億畝,收獲進度過九成。從各地田間測產和實打實收情況看,夏糧增產已成定局,冬小麥實現(xiàn)“八連增”。

    農業(yè)部有關負責人說,在極端天氣頻發(fā)、外部環(huán)境復雜等多重考驗下,夏糧增產對于保供給穩(wěn)物價、管理好通脹預期、實現(xiàn)經濟平穩(wěn)較快增長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這位負責人同時表示,夏糧增產標志著糧食生產有了良好開局,實現(xiàn)全年糧食生產穩(wěn)定發(fā)展還要抓好早稻和秋糧,特別是秋糧。近期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qū)多次出現(xiàn)強降雨天氣過程,有效緩解了前期旱情,但局部地區(qū)“旱澇急轉”對在田作物正常生長發(fā)育造成不利影響。 >>>詳細閱讀

 
 
 相關鏈接
· “風不調雨不順”為何仍獲豐收——三評夏糧豐收
· 大旱之年奪豐收 江蘇省夏糧實現(xiàn)連續(xù)八年增產
· 河南預計夏糧“九連增”
· 圖表:全國夏糧實現(xiàn)增產
· 山東夏糧有望實現(xiàn)連續(xù)9年增產
· 夏糧增產已成定局 著力抓好早稻和秋糧生產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zhí)法監(jiān)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guī) 央企在線 新聞發(fā)布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