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19日電 (記者 阿依努爾)去年3月底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中國開啟了援疆史上支援地域最廣、所涉人口最多、資金投入最大、援助領域最全面的新一輪對口援疆工程。
如今的天山南北,無論是在偏居一隅的村落小鎮(zhèn),還是在隱于綠洲的靜謐小城,隨處可見正在緊張建設中的民生項目,新疆各族老百姓已從這些實實在在的建設中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維吾爾族農民買買提依明·薩依提:“日子越過越亞克西(好)!”
紅漆大門寬大氣派,門楣上繪滿具有西域特色的花邊圖飾,門旁的圍墻粉刷成鵝黃色,房頂上銀色太陽能熱水器赫然醒目。兔年伊始,新疆和田策勒縣策勒鎮(zhèn)恰合瑪村維吾爾族農戶買買提依明·薩依提一家便搬進了久盼的新居。
買買提依明·薩依提所在村落屬于由天津援建的富民安居工程示范區(qū),受益于此,全村471戶、1657人全部告別過去的土坯房,住進了水電暖齊全、寬敞而又明亮的富民安居房。在天津市的對口援助中,恰合瑪村每家每戶還設置了一個暖圈用來飼養(yǎng)牲畜、配套了一個3分地的蔬菜大棚。
“我現在有3套房子,總面積有150多平方米呢。”買買提依明·薩依提對記者說,就在買買提依明·薩依提的新居不遠處是兩間破舊低矮的土坯房?!霸谀莻€土坯房里我們全家住了10多年呢。兩年前縣里給我蓋了新房,去年又蓋了套新房。那個土房現在已經當倉庫啦!”
中央新疆工作會議召開之后,策勒縣成為天津市對口支援縣。為了讓這里的農戶住得更加舒適,天津對口援疆前方指揮部撥付給村中每戶1萬元,再加上國家、自治區(qū)分別撥付的政策配套資金,這里的農戶終于告別了土坯房住進了考究的富民安居房,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如今的恰合瑪村,新建的柏油路縱橫交錯,連接著民居和農田。路兩邊歪歪扭扭的商店和民房早已不見影蹤,被齊整美觀的居民區(qū)和綠化帶代替。
搬進新居后不久,買買提依明·薩依提的小兒子阿力木江就出生了,買買提依明·薩依提開心地說:“我小兒子一出生就趕上好日子嘍,感謝祖國各地的親人們,讓我們日子過得越來越亞克西!”
柯爾克孜族村民居馬洪·卡西木:幸福像花兒一樣
這兩天,烏恰縣黑孜葦鄉(xiāng)阿依布拉克新村柯爾克孜族村民居馬洪·卡西木正在自家的溫室大棚里緊張地忙碌著,望著大棚里紅彤彤的西紅柿,居馬洪·卡西木心里有著說不出的高興。
“我們的西紅柿才開始賣,就已經賣了4000多塊錢了,這太讓我高興了?!?居馬洪·卡西木說。
居馬洪·卡西木所在的阿依布拉克新村由江蘇省常州市對口援建,短短一年時間里,江蘇省便援助烏恰縣完成托云、巴音庫魯提、葉克鐵列克、膘爾托闊依等10個牧民定居新村的建設。
阿依布拉克新村距離烏恰縣城僅有2公里,與以往的荒僻、蒼涼的景象不同,如今,從村子到縣城的一路上,20多棟居民樓拔地而起、連接成片,一條條綠化帶如綢緞般延伸,為戈壁灘增添了幾分生機。
“像我家這樣去年11月搬進新居的村民就有96戶。今年第二期工程還會有870戶要搬到這里來,他們和我家一樣,都是祖祖輩輩在山上放牧的柯爾克孜牧民?!?居馬洪·卡西木說。
在居馬洪·卡西木居住的小區(qū)附近,有著1100座溫室大棚的烏恰縣戈壁產業(yè)園顯得十分壯觀。指著其中4座大棚,居馬洪·卡西木告訴記者,那是他承包的蔬菜大棚,里面種了西紅柿、黃瓜、菠菜??恐邪倪@4座蔬菜大棚,他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就入賬2萬余元,而搬到這里之前,他們全家只能靠50只羊和3頭牛過活,一年的收入不到5000元。
“住上安居房,心里暖洋洋”“我們的心和祖國相連”……在阿依布拉克新村樓房的墻體上,隨處可見村民用柯爾克孜文寫下的標語。如今,沉浸在幸福生活里的居馬洪·卡西木說:“現在有錢了,我一定要讓兩個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長大后好好回報國家的恩情,回報內地親人的恩情?!?/p>
哈薩克族達列力汗·賽爾江快樂的定居生活
對于54歲的阿勒泰地區(qū)青河縣八家戶農場牧業(yè)四隊哈薩克族牧民達列力汗·賽爾江來說,2010年是個有著特殊意義的年份。這一年,他們一家6口人告別“逐水草而居”的世代游牧生活,搬進山下的抗震安居房。
達列力汗·賽爾江所在的青河縣由湖北省對口援建,受益于牧民定居建設項目,達列力汗·賽爾江與其他49戶牧民每戶獲得7萬元資助,在山下空曠的平原上,建起嶄新的抗震安居房。
如今,達列力汗·賽爾江80平方米的新居里水、電、暖齊備。指著氣派的客廳,達列力汗·賽爾江自豪地說:“房子一交工,我就請了城里的裝修隊裝修,現在和城里人的家比,沒啥區(qū)別?!?/p>
在達列力汗·賽爾江新居的后面是一座200平方米的過冬暖圈?!叭ツ辏业模雌ヱR、44頭牛、300只羊在暖圈里安全度過了寒冬,250只羊羔子沒有一只死亡?!?達列力汗·賽爾江說。
與過去風餐露宿的艱難游牧生活相比,達列力汗·賽爾江現在的生活顯得十分愜意:“我們的牲畜都在山上呢,現在是雇人放牧。平時我們騎上摩托車到山上看看就行了。”
“我家還有260畝鹽堿地都已經承包出去了,等合同到期以后,我準備把這些地都種上飼草料,再擴大養(yǎng)殖規(guī)模。”對于未來的美好生活,達列力汗·賽爾江信心滿滿:“前些天,我們20個牧民投資30萬元成立了養(yǎng)殖合作社,注冊商標已經批下來了。合作社準備購買些羊羔子育肥,還準備養(yǎng)殖優(yōu)質羊搞綠色食品加工。”
達列力汗·賽爾江喜歡從山上俯瞰這座開始了自己全新定居生活的小村子?!斑@太神奇了,兩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貧瘠的荒原,如今卻充滿生機,變成了漂亮的小村落,感謝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們牧民過上了安心的好日子?!边_列力汗·賽爾江說。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一周年:"菜籃子"盛滿民生情懷
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19日電(記者 關俏俏)自去年9月起,通過政府搭建平臺,企業(yè)運行開展,社區(qū)出人出力,烏魯木齊成功探索出一個新的蔬菜銷售模式——蔬菜直銷。自此,烏魯木齊為各族群眾建起深受好評的“菜籃子”工程。
從2010年首批7家蔬菜直銷店開始探索蔬菜直銷,各直銷店的蔬菜貨品供應由專業(yè)從事蔬菜副食品流通的北園春一級批發(fā)市場進行配送,售價均低于市場價50%以上。截至今年4月1日,烏魯木齊市已建成蔬菜直銷店196家。 >>>詳細內容
亮劍天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時期屯墾戍邊紀實
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19日電(記者 劉宏鵬 劉兵)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一年來,中央和19個省市從政策、資金、項目、人才等各方面大規(guī)模支援新疆經濟社會建設,新疆進入大開放大發(fā)展的歷史新時期。迎著“春風雨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這支為祖國西北安寧“站崗”近60年的特殊部隊正以新型工業(yè)化、農業(yè)現代化、城鎮(zhèn)化建設為路徑,實現“破繭成蝶”的華麗轉身,繼續(xù)堅守為天山南北繁榮安定保駕護航的使命。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