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3月4日電(記者晏國政)記者從山西省水利部門了解到,隨著大型灌區(qū)建設改造步伐加快以及相關補貼政策的出臺,這個省的農田實灌面積在過去5年間連創(chuàng)新高,去年達到1713萬畝,較“十五”末凈增513萬畝,創(chuàng)歷史最高水平。
山西省水利廳廳長潘軍峰在3日開幕的全省水利工作會議上說,“十一五”期間,山西圍繞農民增收和保障糧食安全,進一步加快大型灌區(qū)建設步伐,夾馬口北擴和北趙引黃兩座百萬畝大型灌區(qū)相繼建成通水,全省十大灌區(qū)和六大泵站的更新改造也加速推進,21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開工建設。同時,實施了灌溉電價水價補貼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灌溉的積極性,使引黃灌溉用水量5年間增加了4.6億立方米。
山西省提出,“十二五”期間將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到2015年山西農田實灌面積要達到2000萬畝。
缺水山西擬建大水網工程
新華社太原3月4日電(記者晏國政)水資源短缺一直是制約煤炭大省山西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瓶頸和短板。山西提出,在全省建設“兩縱十橫、六河連通”的大水網,實現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由“水瓶頸”向“水支撐”的轉變。
山西的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的0.35%,人均水資源量和耕地畝均水資源量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作為山西“十二五”水利工作的核心和重點,大水網將構建覆蓋全省六大盆地、11個中心城市、70個縣(市、區(qū))的“兩縱十橫、六河連通”的十大骨干供水體系,其供水區(qū)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49%,受益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72%。
據記者了解,大水網中的“兩縱”是指縱貫南北的黃河北干流線和汾河-涑水河線,“十橫”是指橫跨東西的太原市和朔同盆地、忻定盆地、運城涑水河等十大供水體系。同時,要通過相關調水工程的建設,實現黃河干流和山西境內汾河、桑干河等六大主要河流的連通。
潘軍峰說,大水網建設包括已建、在建和規(guī)劃工程76項。到2015年骨干水網基本建成后,山西年總供水量將達到86億立方米,有效緩解缺水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