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2月7日電(記者 周潤健、蔡玉高)7日,是農(nóng)歷兔年正月初五。民俗專家介紹,正月初五這天,我國民間有“接財神、送窮神”的習俗。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這天,家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尤其是商家開市,一大早就要放鞭炮,以迎財神。《清嘉錄》中記載說:“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p>
其實關于財神的生日,也有說是正月初二的,而在正月初五為財神賀辰,大概與所謂“五路財神”有關。五路財神的前身也是財神的原型之一,為元末的何五路,后來也叫五顯神、五通神。他本來只是一個,但后人因其“五”字而附會為5個。有意思的是,商家開業(yè)前祭財神有一種特別的儀俗,那就是掌柜的打算炒哪位的魷魚,就不讓他拜神,以儀俗來處理辭工的問題。
財神請進門,自然要把窮神請出去。王來華介紹,正月初五或初六為送窮日,這是我國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
春節(jié)期間的諸多禁忌中,不倒垃圾最為突出。民俗認為,春節(jié)至初五不倒垃圾,能夠聚財,否則就倒了“福氣”。然而,垃圾堆多了,畢竟影響衛(wèi)生,所以到了初五要倒出去,叫“送窮”。人們通過倒垃圾來送窮,如此則一年與窮無干,當然也就富貴有余了。
送窮還有許多別稱,諸如“送五窮”“趕五窮”“送窮土”“送窮衣”。送窮的方式也頗多,簡單點的是清早響著爆竹把垃圾倒出門外完事。
民俗專家表示,在新年時節(jié),不論是接財神還是“送窮神”,都是為了求財求富,這一習俗反映了中國人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貧窮困苦、祈求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