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4月1日電(記者周芙蓉)貴州六盤水市盤縣水塘鎮(zhèn)平川村村民江文達因家里沒建小水池,去年11月就沒了水吃,為了幫她解“渴”,村里有小水池的人家都免費為她提供水?!坝袥]有小水池大不一樣,旱了這么久,村里有小水池的人家有的還有水喝?!苯倪_說。
平川村村委會副主任江維盤說,與沒有小水池的人家相比,村里有小水池的人家抵御干旱的時間至少在2個月以上。只是這次干旱的時間太長,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小水池都干涸了。
盤縣水利局副局長蔣先祥說,“三小”(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水利工程設計的供水能力是100天,由于去年7月以來就沒有下過雨,導致水利設施蓄水不足,再加上持續(xù)干旱、少雨,干旱程度已超過工程設計保證率,導致農村人畜飲水困難。
貴州省水利廳副廳長周登濤說,“三小”水利工程多修建在水源條件不好、地勢較高、地形復雜、水利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山區(qū),中、小型水庫覆蓋不到。在這次大旱中,修建有“三小”水利工程的村,有效地緩解了旱情導致的用水困難問題。
貴州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內陸山地省份,耕地分散,集中連片的農田少,旱地也多為坡耕地,工程性缺水問題突出。貴州結合實際,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大、中、小、微并舉,以中小型水利工程即“三小”為主的原則。目前全省已建成“三小”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77.6萬個。
由于“三小”工程在貴州山區(qū)效果明顯,農民積極性高。黔西南州興義市敬南鎮(zhèn)副鎮(zhèn)長鄧輝說:“‘三小’工程在這次大旱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全鎮(zhèn)近10年來修建了5000多口‘三小’水利工程,農民嘗到了甜頭,沒有‘三小’工程,當?shù)乩习傩针y以生存?!?/p>
據介紹,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不斷加大對貴州“三小”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投入力度。中央投入從2007年的2600萬元迅速增加到2009年的1.53億元,貴州省財政每年安排7000萬元用于“三小”水利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