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12月9日電(記者林如萱)12月的西藏還是農閑時節(jié),但這兩天拉薩曲水縣曲水鎮(zhèn)哈日村的村民益西特別忙碌,因為她工作的曲水草莓基地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終于成功地對外推介了。草莓種植正成為越來越多像益西一樣的西藏農牧民的增收新渠道。
益西今年8月來到這個草莓基地,和其他村民一起負責草莓管理,同時也學習高原草莓栽培種植技術?!拔覀冎械模玻叭艘呀浤塥毩⒐芾砹?。我和村里的另外7名婦女準備明年承包30個大棚自己種?!币嫖髡f。
因為在草莓基地工作,現在益西每個月都有800元至950元的收入?!俺邪葺笈锖?,每年每人將多收入1萬多元?!币嫖鞲吲d地說。
曲水草莓基地于2007年底開工建設,總投資200萬元,2008年中旬竣工,共建溫室142棟,占地100畝。溫室建成后,一直由當地群眾自主種植,但由于種植技術不高,產量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今年6月,曲水鎮(zhèn)從浙江請來了投資人和技術人員,決定利用其中的70棟溫室種草莓。
顏志貞有著18年的草莓種植經驗,這是他第一次到高原種草莓。幾個月來,他幾乎每天都泡在草莓大棚里,手把手地教村民們育苗、摘葉、嫁接、保溫等一整套技術。
“這里的土質、水分與內地的很不一樣,夜間溫度達不到要求是草莓產量上不去的最根本原因?!鳖佒矩懻f,“現在草莓基地的苗子成活率達到70%,每半年的畝產能達到900斤至1000斤。雖然遠遠低于內地三四千斤的水平,但我已經比較滿意了?!?/p>
在位于西藏東南部的林芝地區(qū),草莓也正成為大棚種植的一個熱門話題。2008年在當地農牧局的指導下,更掌門巴民族鄉(xiāng)的布久村建了十幾個溫室大棚,成立了林芝地區(qū)的第一個草莓合作社,從成都雙流草莓基地購買苗子,免費提供給農戶。
當很多村民還在觀望時,布久村的婦女主任達娃帶頭,在8分地的溫室里幾乎全種上了草莓。“每天能收50來斤,一斤20塊錢,一個月就有3000塊左右的收入。以前種白菜、青椒、蘿卜什么的,一個月也就收入1000來塊錢?!边_娃說。
在達娃的示范下,現在布久村的十幾個大棚也都種上了草莓,草莓種植成了布久村村民今年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
曲水鎮(zhèn)副鎮(zhèn)長許春霞告訴記者,曲水鎮(zhèn)下一步計劃再建100棟溫室。除了種草莓,還準備發(fā)展其他品種,鼓勵農戶自主創(chuàng)業(yè),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