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云南大理5月16日電(記者李懷巖)5月16日,云南大理至麗江鐵路線上長達5848米的高原山區(qū)隧道禾洛山隧道正式打通,標志著連接這兩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鐵路線上最大的建設難點已經攻破,并可確保年底大麗鐵路全線貫通。
據昆明鐵路局介紹,由鐵道部和云南省共同出資建設的大麗鐵路全長164公里,投資預算45.1億元,于2004年底開工建設。大麗鐵路建成后還將與規(guī)劃中的麗江至香格里拉鐵路相連,成為首條進入云南省藏區(qū)的鐵路。
規(guī)劃全長144公里的麗香鐵路已于今年初通過由環(huán)境保護部組織的環(huán)境工程評估小組測評。大麗、麗江和香格里拉三大世界旅游勝地也將改變區(qū)間沒有鐵路交通的歷史。
中鐵十局副總工程師、大麗鐵路項目部經理沈周告訴記者,大麗鐵路由于大部分建在橫斷山脈的峰谷山坳之間,施工難度極大,其中橋梁、隧道總長達98.29公里,接近鐵路總長的三分之二。其中,在玄武巖夾凝灰?guī)r地層修建長達5800多米的隧道,世界上還沒有類似的施工方法可供借鑒,禾洛山隧道是第一次實踐。禾洛山隧道在經歷了一系列涌水、流沙、塌方、突泥等高難度科技施工考驗后貫通,展現(xiàn)了中國鐵路建設攻堅克難的技術水平。
沈周說,禾洛山隧道穿越二疊系玄武巖夾凝灰?guī)r地層,處于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碰撞的邊緣部分和強地震帶內,隧道內斷裂構造極其復雜,并與地下水和風化強度大等不利因素組合,形成大范圍分布的松散破碎的不穩(wěn)定圍巖。自開工以來,各種超乎預料的世界性施工難題使設計變更率高達81.5%,隧道施工變更225次。
鑒于施工中極易發(fā)生突泥涌水、圍巖變形等復雜的地質災害,施工人員采用了超前地質預報、監(jiān)控量測及標準化管理等手段,克服重重困難,確保了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