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一切為了災區(qū)學生的笑臉
——山東濰坊市援建北川縣桂溪中學見聞
新華社四川北川5月6日電(新華社記者 楊三軍)一排全框架結構的樓房已封頂,兩個羌碉式樣的建筑附在主樓兩側,呈現(xiàn)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建筑藝術相結合的羌族文化風貌,施工現(xiàn)場機器轟鳴,人來人往,忙而不亂。這是記者6日在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鄉(xiāng)桂溪中學看到的場景。
“濰坊桂溪心連心,我們會盡全力把桂溪中學建成堅固、安全、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建筑,讓黨和政府放心,讓災區(qū)群眾放心,讓學生家長放心!”援建桂溪鄉(xiāng)的山東省濰坊市援川前方指揮部總指揮桑福嶺說。
桂溪中學有1300余名師生,汶川大地震中,學校房屋全部嚴重損毀,幸運的是沒有人員傷亡。桂溪中學校長吳天春告訴記者,新學校除了教學樓、辦公樓外,還有實驗樓、公寓樓和餐廳,功能設計合理、配套齊全。
在新校舍旁,就是桂溪中學的板房教室?!拔覀兠刻焐蠈W時都要到工地邊瞧一瞧,看著新學校一天天蓋起來同學們特別高興,都盼著早點搬進新教學樓、住進新宿舍?!背醵昙壍男」媚锿醯漓`笑著說,“我們也特別感謝濰坊來援建的叔叔們,他們太辛苦了!”
“經歷了這場大災難,現(xiàn)在同學們談的都是珍惜、感恩和夢想。我的夢想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學,將來做個有本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樣才對得起那些關心、幫助我們的好心人?!保保礆q的初三學生李鳳芝靦腆地告訴記者。
“把災區(qū)當家鄉(xiāng),視災區(qū)人民群眾為親人,把他們的滿意作為檢驗援建工作的最高標準?!?濰坊市援川前方指揮部政委黃永健說,“濰坊是最早成立援建指揮部黨委的市之一,目的就是要為援建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充分發(fā)揮黨委的核心領導作用、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p>
“確保師生安全是第一位的?!?濰坊市援川前方指揮部王泉波說,“整個工程為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度按9度設防,施工上采用商品混凝土,建筑的鋼筋含量達85公斤/平方米。按目前的工程進度,桂溪中學的師生有望在今年8月搬進新教室?!?/p>
王泉波告訴記者,指揮部在援建工作機制和管理機制方面大膽創(chuàng)新,建立和完善了干部雙向掛職制度、援地雙方聯(lián)席會議制度、工程項目社會監(jiān)督員制度、項目管理一線工作法等,要求管理人員零距離指揮、無縫隙監(jiān)管、面對面協(xié)調、點對點服務。
桂溪鄉(xiāng)地處深山之中,交通不便,生活條件艱苦,然而,來自濰坊的援建者們在這樣的條件下苦干、實干,毫無怨言,處處體現(xiàn)的都是對災區(qū)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
新桂溪中學建設工程的項目經理馬康文是個山東小伙兒,他來四川前剛剛與愛人領了結婚證,原準備去年底舉辦婚禮,拍婚紗照的錢都交了,然而,單位選調他到四川災區(qū)時,他二話不說就來了。
“我媳婦兒剛開始還不太能接受,也沒少埋怨我,可今年春節(jié)她來北川災區(qū)看過后,漸漸理解了我的決定,還陪我在桂溪過了春節(jié)?!瘪R康文甜蜜地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