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國:親歷人民海軍核潛艇水下長航破紀錄
孫建國,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時任水下長航核潛艇艇長。
1987年1月1日,新華社播發(fā)了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我海軍核潛艇首次遠航訓練獲得圓滿成功,創(chuàng)造了我國海軍潛艇部隊水下航行時間最長、航程最遠、平均航速最高的紀錄。
“核潛艇遠航訓練的成功,是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一項新成就,是人民海軍形成現(xiàn)代化戰(zhàn)斗能力的重要標志。”孫建國介紹說,“我們的長航時間超過了當時核潛艇84晝夜的世界長航紀錄。”
水下長航隨時充滿著風險。孫建國說:“在水下航行的時間越長,發(fā)生故障的概率就越高,艇員的操縱技能和應急能力,對潛艇的安全至關重要?!?/p>
為了確保長航訓練的成功,孫建國在出航前與官兵一起設想了許多應急預案,對每一項預案都進行細化并反復操演,以便發(fā)生故障時能夠在第一時間排除。
一天,核潛艇動力裝置突然出現(xiàn)問題,220攝氏度的蒸汽,在30個大氣壓的驅動下,帶著刺耳的響聲向外噴射。
“當時,軍士長劉忠文和王玉懷面臨猛烈噴射的蒸汽毫不退縮,在嗆人的蒸汽中,雙手握著炙熱的閥門,使勁搖!”孫建國回憶說,“這兩個閥門平時需要電機帶動,但是這兩名戰(zhàn)士硬是用雙手旋轉直徑80多公分的閥門120多圈,終于將隔艙閥關上,隔斷了蒸汽?!?/p>
回憶起這驚心動魄的一幕,孫建國至今仍十分感動:“排除故障后,他們兩人的手上燙起一串水泡,王玉懷當場暈倒?!?/p>
一連幾個月與世隔絕,只能在空間狹小的艙室里活動,這對艇員的意志力和體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孫建國介紹說:“艇內沒有白天和黑夜,我們只能憑著掛在各崗位艙上的那塊銅盤掛鐘判定是夜間還是白天。到后期,多數艇員渾身乏力,吃不下,睡不著,或是睡著了起不來。盡管這樣,艇員意志不垮,一上崗就精神十足。有的為了解困,就往太陽穴上抹風油精,有的嚼干辣椒,以此刺激神經?!?/p>
60天,70天,80天……人民海軍在深海大洋書寫了光輝篇章。
童世平:親歷人民海軍艦艇編隊首次出訪南亞三國
童世平,國防大學政委,時任海軍東海艦隊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出訪編隊指揮組成員。
1985年11月16日至1986年1月19日,人民海軍“合肥”號導彈驅逐艦、“豐倉”號綜合補給船組成的艦艇編隊,出訪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等國。這是人民海軍艦艇編隊首次出國訪問。
“這是人民海軍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蓖榔秸f,“能參加人民海軍的首次出訪,我感到非常自豪?!?/p>
編隊從太平洋進入印度洋后,官兵們在甲板上拍照留念。童世平介紹說:“這時兩艘印度軍艦發(fā)來燈光信號,詢問我們是哪國軍艦。當我們告訴是中國軍艦時,他們立即發(fā)來‘向中國海軍致敬!’的信號。”
經過16天的航行,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在巴方4艘艦艇的引導下,緩緩駛入卡拉奇港。
“這次出訪的軍艦,都是中國自行設計研制的,代表了當時我國的工業(yè)發(fā)展水平?!蓖榔秸f,“通過出訪,我們向世界展示了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新成就和新風貌?!?/p>
“孟加拉國總統(tǒng)艾爾沙德稱我們這次訪問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歷史性事件’。”童世平說,“聽說中國軍艦來訪問了,吉大港市民從四面八方趕來參觀,不到兩個小時我們就接待了上千名當地群眾?!?/p>
老華僑方金劍激動地對童世平說:“我們盼呀,盼呀,終于盼來這一天。你們的到來不僅給祖國爭了光,也給我們海外華僑臉上添了彩?!?/p>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首次出訪,國際社會相當關注。當時的海軍司令員劉華清正在美國訪問,美海軍作戰(zhàn)部長提出派太平洋艦隊3艘艦艇與我出訪編隊會合,進行編隊操演。
1986年1月12日,我出訪編隊在返航途中與美太平洋3艘艦艇會合。按照軍銜級別,美方指揮官韋伯斯少將率艦請中國海軍聶奎聚中將檢閱,并指揮操演。這是人民海軍與美國海軍在海上的首次交往。
1986年1月19日,我出訪艦艇編隊返抵上海。童世平介紹說,在65天的出訪過程中,我出訪編隊進行了208項外事活動,展示了中國開放、發(fā)展、富強、友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