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2月9日電(記者 萬明)記者從山東黃河河務(wù)局獲悉,9日8時,小浪底水庫增加的下泄流量到達山東省高村站,再加上山東東平湖水庫往黃河泄流,雙庫泄流使目前山東省引黃流量達到320立方米/秒。最新統(tǒng)計顯示,山東全?。常罚度f畝小麥已得到黃河水澆灌。
據(jù)介紹,雖然8日山東全省普降小雨,但平均降雨量僅為7毫米左右,因降雨量小,還不足以解除旱情。
小浪底水庫水量是黃河下游抗旱的關(guān)鍵。為積極支援豫、魯兩省抗旱,2月8日20時開始,黃委又將小浪底水庫下泄流量從700立方米/秒增加到900立方米/秒,這已經(jīng)是黃委自1月6日發(fā)布干旱預(yù)警以來,第6次加大小浪底水庫下泄流量。9日8時,黃河進入山東省高村站的流量為411立方米/秒,比8日增加了32立方米/秒,引水流量達到310立方米/秒。
此外,為支持山東抗旱,自8日22時起,黃河防總又下令開啟東平湖泄洪閘,利用東平湖水庫往黃河泄流20立方米/秒。9日8時,增加的流量已到達德州河段,10時,德州市的潘莊閘又增加了10立方米/秒的流量用于抗旱。
至此,山東全省已有30座引黃閘開啟,引黃流量共為320立方米/秒,山東沿黃9市能用黃河水澆灌的小麥面積達到2488萬畝。山東黃河河務(wù)局水調(diào)處有關(guān)人士介紹,如果320立方米/秒的引黃流量得以保持,此后山東每天將可增加灌溉小麥面積50萬畝左右。
為全力積極支持山東抗旱,山東黃河河務(wù)局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精心調(diào)度,將黃河水送到最急需的地方。目前,在山東菏澤、聊城、德州等市旱情嚴重、氣溫較高的地區(qū),引黃閘已全部開啟,僅三市的引水流量就達260立方米/秒,占全省總引黃流量的81%。二是派出抗旱督查組赴沿黃各市抗旱督導(dǎo),指導(dǎo)抗旱保春灌。三是做好實時調(diào)度,既要滿足抗旱用水所需,又要確保利津站達到一定的入海流量,要求沿黃各市每日滾動上報未來五日引水訂單,每4小時上報一次重點涵閘閘前水位,每日上報最新的灌溉面積。四是要求水調(diào)部門加強水量調(diào)度值班,及時掌握并傳達黃河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各種信息,方便各方協(xié)調(diào)抗旱保春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