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月30日電(海明威、陳?。┨伹f、唱羌歌、放鞭炮、貼春聯……懷著對新年的美好期望,災區(qū)人民迎來了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各級黨和政府、社會各界的關愛,灑遍災區(qū)的角角落落,溫暖了災區(qū)人民的心窩。
為了讓受災群眾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jié),汶川縣各級干部從1月17日開始,進村入戶慰問受災群眾,及時解決群眾困難。汶川縣臥龍鎮(zhèn)22歲的藏族小伙子明卯,剛剛在板房里舉行了婚禮?!胺孔铀?,我們原以為婚事辦不成了,可有了政府幫助蓋起的板房,我們終于順利地完成了心愿。現在,政府給了我們補貼,廣東援建者送來了吃的、穿的,醫(yī)生在這里給我們看病。”小伙子歡樂的話語里滿是感激之情。
汶川縣的學校在地震中毀損嚴重,全縣絕大多數學生都由國家統(tǒng)一安排,赴全國各地異地復課。春節(jié)前夕,汶川縣龍溪鄉(xiāng)龍溪村村民陳仕學牽掛了幾個月的心終于落了下來--他的3個去異地上學的女兒都平平安安地返鄉(xiāng)過年了!“可得學會感恩??!沒有國家的好政策,沒有那么多的好心人,我女兒讀書可咋辦?”
在都江堰市“勤儉人家”板房安置點,一份份關愛讓這里的孤老、孤兒不再孤單。18歲的張揚在地震中失去了相依為命的奶奶,除夕那天,民政局干部把張揚接到家中過年。張揚說:“雖然失去了親人,但有了黨和政府的關懷,這個春節(jié)我覺得不孤單?!?/p>
都江堰市向峨鄉(xiāng)的道路上,不時會碰到群眾用農用車拉著家具喬遷新居。整潔的社區(qū)環(huán)境,人均35平方米的面積,上下兩層的設計,功能完備的廚房和衛(wèi)生間……這一切,讓受災群眾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稗r民只是把自己的宅基地拿出來,就能不花一分錢住進水、電、氣、光纖都入戶的居民樓。這種配套以前根本想像不到?!毕蚨豚l(xiāng)黨委書記羅鴻亮介紹說。
山川破碎的痕跡在青川縣仍然歷歷在目。但是,住宅、學校、醫(yī)院、蔬菜大棚……一處處援建項目正在廢墟上拔地而起?!澳転闉膮^(qū)人民做點事情,我們是蠻高興的,災區(qū)的群眾也懂得感恩,我們覺得來災區(qū)參加重建很值!”浙江對口支援青川重建醫(yī)療衛(wèi)生總隊的總指揮陳新華說。除夕之夜,他和8名援建者留守在青川過年。
在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地震傷員康復中心,中心主任、護士長和康復人員除夕一起吃餃子、看電視。在地震中受傷下身癱瘓的余世秀說:“震后我們家沒有收入來源,全靠國家給我們的補助生活。在醫(yī)院治療不僅一分錢不用花,而且吃飯也不要錢。今年過年,一些好心人來看望我們,還給我們送來了水果和慰問品。”
“關愛、溫暖、感恩、奮進”,這是四川災區(qū)震后首個年畫節(jié)--綿竹年畫節(jié)的主題。一幅幅年畫裝點出新春的喜悅,也展示出災區(qū)人民的精氣神:災區(qū)人民在大家的幫助下克服了困難,從廢墟里重新站起來了,感謝全國人民的關愛!
災區(qū)群眾春節(jié)“心語錄”
新華社甘肅隴南1月30日電(記者連振祥 陳俊 王艷明)一句句樸實無華的語言,令人感動、難忘,一聲聲發(fā)自心田的表白,讓人溫暖、踏實,“5·12”大地震后的首個春節(jié),災區(qū)群眾是幸福的,更是樂觀、自強的。
――“過去只聽說干部有烤火費,今年連我們農民都有了,不管年貨辦得多不多,天氣冷不冷,這個心是熱的?!?/p>
這是隴南市武都區(qū)馬街鎮(zhèn)蒿坪村村民李文斌說的一句話,春節(jié)之前,他同全村69戶受災群眾一道,搬入了已經竣工的新居,每戶還領到了85元的取暖費,政府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他們感到這個春節(jié)很溫暖。
――“要是在過去,遇上這么大的災難,我們早就成了逃荒的難民了,哪能像現在這樣紅紅火火過年?!?/p>
這是隴南市武都區(qū)桔柑鄉(xiāng)賀家坪村村民潘貴平說的一句話,大地震中,賀家坪村118戶人家的房屋幾乎全部倒塌,在最危難的關頭,黨和政府及時送來了帳篷、食物、衣服等,并以最快的時間幫助他們完成了新居建設,春節(jié)前后,村里就有四戶人家迎娶新媳婦,這個年很熱鬧。
――“大年三十算一賬,人在本錢在,哪怕吃碗酸菜面,只要人團團圓圓,就夠了?!?/p>
這是隴南市武都區(qū)安化鎮(zhèn)郭坪村村民王蘇香說的一句話,地震中,郭坪村也遭受了嚴重災難,全村106戶人家的房屋變成了一片廢墟,萬幸的是,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這一點讓郭坪村人很欣慰,在重建家園的日子里,大家鄰里相助,互相幫扶,親如一家人。
――“已經夠了,已經夠了,再多就吃不完了?!?/p>
這是隴南市文縣中廟鄉(xiāng)聯豐村村民賈玉花說的一句話,春節(jié)期間,隴南市組織干部對重災鄉(xiāng)鎮(zhèn)和農村逐一進行慰問,由于之前不斷得到各方面的關心和幫助,過年了,賈玉花家米、面、油等還有,當看到市政府又送來慰問品時,她一再推辭,堅持不要,同賈玉花一樣,無論遷入新居還是住在帳篷里的群眾,在災后第一個春節(jié),都是衣食無憂。
――“過年雖好,但對受災群眾來說,更重要的是過日子?!?/p>
這是武都區(qū)漢王鎮(zhèn)蔡家灣村村民劉改順說的一句話,按照習慣,當地群眾一般正月初六后才下地干活,但今年卻不同,除大年三十晚上吃了頓年夜飯外,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劉改順一家人白天都在下地干活,他同當地群眾一樣,心里明白,大災之后,不但要重建家園,更要發(fā)展生產。
3年要完成10年的任務
——重建促進隴南災區(qū)社會事業(yè)大發(fā)展
新華社甘肅隴南1月30日電(記者王艷明 連振祥陳?。霸谛l(wèi)生上的重建和投入,災后3年內要完成的工作相當于過去10年的任務?!备拭C省隴南市武都區(qū)衛(wèi)生局局長徐志忠站在一座新開工的衛(wèi)生院旁說。
“5·12”大地震中,在甘肅省隴南災區(qū),被破壞的不光是民房,還有大量的學校、醫(yī)院。
災后重建,同農村倒塌房屋一樣,隴南災區(qū)的學校、醫(yī)院也納入了統(tǒng)一的重建規(guī)劃,一些建設工地,節(jié)日期間都沒有停工。
“這次重建,標準提高,速度加快,區(qū)、鄉(xiāng)、村三級衛(wèi)生機構的基礎設施建成后,將達到比較發(fā)達的水平,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將會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徐志忠說。
根據災后重建規(guī)劃,在隴南重災區(qū)之一的武都區(qū),三級衛(wèi)生機構的基礎設施,三年內幾乎要重建一遍,包括5所區(qū)級醫(yī)療機構、36所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684個村衛(wèi)生室,總投資2.8億元。
在整個隴南市,災后重建,衛(wèi)生領域的投入更多。截至去年年底,僅國家批復立項的就要11.29億元。另外還有世界銀行貸款、深圳援建、香港世貿集團援建、中國紅十字會援建等一大批衛(wèi)生項目。
在教育方面,地震后的投入也非常大,截至去年年底,隴南市已籌措校舍重建和維修資金3.37億元。春節(jié)前,已經完成了295所學校的維修和6所學校的重建,接下來的兩年內,還有700多個維修和重建項目要陸續(xù)完成。
受所處環(huán)境和交通條件影響,在地震前,隴南市很多地方都較為封閉和落后,各項社會事業(yè)發(fā)展也比較緩慢。災后重建,不但給教育、衛(wèi)生等事業(yè)發(fā)展帶來了機遇,在交通等基礎設施改善上,也獲得了大發(fā)展。
隴南市山多、河流多,許多地方長期不通車,也沒有橋。在去年一年里,當地規(guī)劃的106所便民橋全部開工,在春節(jié)前有86所已經建成,303個村莊的32.61萬群眾的出行從此改變。
特寫:尊重自然、祈求幸福
——災區(qū)羌族百姓歡度“俄苴”節(jié)
新華社四川茂縣1月30日電(記者 海明威)農歷正月初五,驕陽遍灑四川茂縣的高山河谷。58歲的曲古鄉(xiāng)羌族婦女殷啟英起了個大早,穿上了漂亮的羌族傳統(tǒng)服飾,開始趕制野獸形狀的饃饃。
“今天是兒娃子的節(jié)日。他們要上山去打獵,還要祭神塔。我們女人要在山下等著他們滿載而歸!”殷啟英對記者說。
農歷正月初五,是羌族人民的“俄苴”節(jié),意為羌族村寨的狩獵節(jié),又叫男子節(jié)。它與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瓦爾俄足”(羌族婦女領歌節(jié),又叫婦女節(jié))相對應,是羌族的重要節(jié)日,民間已流傳千年。
和殷啟英一樣,曲古鄉(xiāng)的全村婦女,30日這天都穿上了節(jié)日的新裝、趕制出了獸形饃饃(有牛狀、有野豬狀、有獐子狀),供自家男子帶上山去。
臨近正午,全村的男人都集中起來,他們都背著弓箭,在羌族祭祀文化的傳承人“釋比”的帶領下,上山去祭拜那已豎立上百年的神塔。
獻上羊、獻上牛、獻上雞,灑上酒、點上香……老“釋比”王華平口中念念有詞,意為祈禱新年的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全家平安。之后,男子們紛紛拿出自家的獸形饃饃,在遠處擺放好,開始比試誰的箭法更準。
“過去,我們都是在祭祀后,真的開始進行狩獵比賽,誰家的男人獵得的動物越多,誰家今年就會更幸福?!蓖跞A平說。
至于為什么現在開始“射擊”饃饃,老“釋比”也告訴了我們答案。原來,羌族百姓在很多年前就意識到野生動物越來越少了,不能再獵殺了,于是在“俄苴”節(jié)上就發(fā)明了這個變通的方法,來保留這個傳統(tǒng)。
據介紹,“俄苴”節(jié)上祭祀的白塔是為了紀念一位羌族的狩獵英雄洪木基。這位英雄雖然從來百發(fā)百中,但卻在最后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導致野獸無法生存了,于是獨自搬進山林,住在一個巖洞中懺悔。
當地老人告訴記者,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五過“俄苴”節(jié),一是感謝萬能的阿巴思(天神)賜予羌人賴以生存的百獸;二是敬奉能悔過自新的狩獵英雄洪木基;三是祈求新的一年能空手出門,抱財歸家;四是提醒人們要尊重自然,保持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
祭祀和“狩獵”結束后,男子們回到了村落,女人們則端著美酒在村口迎接。喝上一大口酒,放下滿載的“獵物”,就是歡慶的時刻。各種各樣的傳統(tǒng)體育比賽在曲古鄉(xiāng)的草壩子上逐一展開,女人們則跳起歡快的鍋莊。
老大媽殷啟英說,去年經歷了地震,現在過年了,總要樂和一下,因此幾乎全村的老小今天都出了門,聚攏到了一起。農歷正月初五,羌族“俄苴”節(jié),小小的羌族村落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人聲鼎沸,歡聲笑語不斷。
春節(jié),一次更艱巨的志愿活動
——守望北川災區(qū)的志愿者春節(jié)側記
新華社成都1月30日電(記者 劉大江)大年初五,古米藍與5.12完美春天志愿服務總站的戰(zhàn)友們,仍然堅守在北川災區(qū)。春節(jié)回家與親人團聚的傳統(tǒng)主題,似乎與他們無關。
這些自發(fā)的民間志愿者,一直忙于陪伴地震“三孤”(孤老、孤兒、孤殘)人員,慰藉他們因逢佳節(jié)倍思親而被重新撕裂的心靈創(chuàng)傷,自己卻沒有時間過年。
準備一臺板房“春晚” 累病幾個志愿者
這是一場簡單而令人溫暖的“春節(jié)聯歡晚會”,地點在綿陽永興板房區(qū)。
14歲的胡桂亮被妙趣橫生、豐富多彩的節(jié)目逗樂了,他與其他人一樣,在笑聲中拼命拍著手掌,表達著內心久違的快樂。
這個老家在北川縣城的孩子,家里人在大地震中全部遇難后,陰郁曾一度成了他最明顯的性格特征:不上學,不與人交往,整天把自己關在板房里一聲不吭。
“他太需要心理援助了!”39歲的5.12完美春天志愿服務總站負責人古米藍說,“只有方式正確的無微不至的關懷,才是打開他緊閉心扉的鑰匙?!痹诠琶姿{10多次耐心走訪后,沉默的胡桂亮才第一次向她訴說心中壓抑已久的悲痛,那天下午,他們像母親和兒子般抱頭痛哭和傾訴?!澳翘扉_始,小桂亮才慢慢嘗試著走出地震災難陰影?!惫琶姿{說。
特別是春節(jié),對于喪妻離子、家破人亡的人們來說,似乎更是一道高高的坎兒。
為了幫助受災群眾邁過這道坎兒,在當地團委的支持下,5.12完美春天志愿服務總站的志愿者們準備了這臺特殊的板房“春晚”:包餃子,嘗香腸臘肉,吃團年飯,看文藝義演。
這臺“春晚”其實從大年三十上午就開始了,古米藍說。
“為準備這臺板房‘春晚’,我們都累病了幾個,受災群眾的笑臉,就是我們最好的回報!”志愿者們說。
累出胃病 母親受傷只能電話“拜年”
大年初四清晨,古米藍的胃疼又犯了。
鉆心的疼,使她臉色慘白。她本來正在張羅看望孤老、孤兒工作,只得慢慢回到板房坐下來,休息一會兒,費力喝了點熱水,感覺好一點,又重新站起來,對同伴們說:今天上午要給好幾個老人拜年,不能耽擱了,出發(fā)吧。
為了節(jié)約經費和不產生藥物依賴,古米藍胃疼的時候堅持不吃藥,硬撐,實在撐不下去,就休息一會兒。半年下來,原本白凈豐滿的她,已經憔悴得厲害,臉瘦得顴骨高高凸起,同伴們看得直掉淚。
這天,古米藍看望的第一個對象是91歲的老人唐文玉。這名老家在北川縣城的婆婆,家里有10人在大地震中遇難,其中包括她最喜歡的孫子。但幸存下來的兒子沒敢告訴她實情,只說孫子他們在外地治傷,馬上就要回家。
在溫暖的板房里,唐婆婆生病躺在床上已經不能起來。望著唐婆婆松樹皮般溝壑縱橫的臉,古米藍重復著往日的“謊言”:您孫子他們來信了,等傷徹底好了,就回來給您拜年!
老人嘴唇微動卻沒有聲音,老人剎那間沐浴在一片幸福的光彩中。
古米藍的眼淚快掉出來了。親情的缺失給受災群眾心靈留下難以愈合的巨大創(chuàng)傷,情感的撫慰,對于他們來說是多么重要的甘霖呀!她說。
忙了一天,直到晚上,古米藍才想起給家人打電話。在電話中聽見受傷未愈的母親的聲音,她才感到自己好像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從大地震開始至今,她因為當志愿者,只回家兩次,“給家人拜年,也只能通過電話”。
母親很寬容,也很支持我,這是我堅持志愿活動的一個精神動力。她說。
“春節(jié)是一場更重要、更艱巨的志愿活動”
對于災區(qū)志愿者來說,春節(jié)是一場更重要、更艱巨的志愿活動。古米藍解釋說,為了幫助災區(qū)群眾過好春節(jié),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們志愿者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活動的。
在采訪中,不斷有電話打進來。放下電話,古米藍說,救助北川禹里鄉(xiāng)幼兒園106個孩子的物資已經運到綿陽,包括襪子、手套、棉衣、玩具、學習用具等,價值好幾萬元,為了以最少的錢買到最多最好的東西,他們特地從浙江批發(fā)購買。
早在2008年8月底,古米藍和5.12完美春天志愿服務總站的伙伴們發(fā)起“這個冬天不會冷”、為災區(qū)倡議暖冬行動。截至目前,他們籌集倡議了上千萬元的各類物資,直接發(fā)到極重災區(qū)受災群眾手里。
古米藍為她的志愿者伙伴們感到驕傲。她說,很多志愿者都是帶了成千上萬的錢過來,給受災的人捐物品、捐錢,最后身無分文,還得向我們借錢或者湊錢才能回家。


1月25日,溫家寶總理在汶川映秀鎮(zhèn)板房安置小區(qū)吳志遠等幾家合用的廚房里炒菜。1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四川受災最為嚴重的北川、德陽、汶川等地,和災區(qū)人民一起過年。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溫家寶總理和四川地震災區(qū)群眾共度2009年春節(jié)
今年是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在這萬家團圓的時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惦記著災區(qū)的群眾。1月24日至25日,他來到四川受災最為嚴重的北川、德陽、汶川等地,和災區(qū)人民一起過年。 詳細》

1月21日,在四川汶川縣漩口鎮(zhèn),羌族青年簡巧軍、向紅夫婦在新房前掛燈籠。新華社記者 璩靜 攝
一切為了受災群眾"溫暖過冬"--記者災區(qū)春節(jié)見聞
新華社四川青川1月28日電(楊三軍 楊迪 陳?。耙皇俏闀浗杞o我們兩間房住,我一家三口只有在過渡房里過冬、過春節(jié)了,那可就遭罪嘍。”大年初三上午,四川省青川縣觀音店鄉(xiāng)余壩村村民王仲民一邊忙著蒸臘肉、臘腸,一邊笑著對記者說。
“伍書記一家沒把我們當外人,大年三十晚上,我們兩家人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放鞭炮,非常歡喜熱鬧?!蓖踔倜裾f。記者注意到,雖然是借住的房子,但屋子里收拾得非常整潔,大福字、紅燈籠、春聯,一樣也沒少。 詳細》

1月26日,四川安縣桑棗鎮(zhèn)村民在聯歡活動現場觀看文藝表演。 大年初一,在四川安縣桑棗鎮(zhèn)洛祥板房小區(qū),村民們歌舞聯歡過大年。新華社發(fā)(張曉理 攝)
地震災區(qū)春節(jié)見聞:堅守、思念、堅強、溫暖、心愿
新華社四川青川1月27日電(新華社記者楊迪、周英峰)新年新氣象。牛年第一天,地震極重災區(qū)青川縣在一片明媚的陽光中醒來;氣溫回升,融融的暖意讓人感到春的腳步已然臨近。
26日上午,記者乘車路經黃坪鄉(xiāng)時看到,一些早起的小朋友已經在道路邊嬉戲,或是在河灘地上放著鞭炮。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