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起飛,在國家需要時
——民航系統(tǒng)去年完成一系列國家緊急任務綜述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記者 林紅梅)中國民航系統(tǒng)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基礎產業(yè),時刻聽從國家召喚,服從服務于國家工作大局,在國家需要時緊急起飛,去年圓滿完成一系列國家緊急、重大任務,展示了空中“生命線”的巨大作用。
冰雪災害:緊急出動
從去年1月10日至2月4日,南方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共造成民航814個航班返航、備降,4600余個航班取消,13500余個航班延誤,大量旅客積壓、滯留。民航全行業(yè)迅速啟動應急機制,民航局進行統(tǒng)一指揮和協(xié)調,多方采取措施,保障飛行安全,加強服務工作,迅速恢復了運行秩序。積極組織搶運救災物資,參與各地抗災行動。落實民航救災和恢復重建資金7.95億元。
維護穩(wěn)定:緊急運輸
去年“3·14”拉薩暴力事件后,民航迅速組織運力,及時圓滿地完成了緊急運輸任務。立即啟動拉薩貢嘎機場飛行區(qū)助航燈光工程,僅用兩個半月時間建成并投入使用,結束了拉薩機場開航43年來無夜航的歷史,對促進西藏經濟社會發(fā)展、增進民族團結意義深遠。
抗震救災:暢通無阻
去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fā)生后,民航立即成立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部署抗震救災工作。災區(qū)機場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運行,確保了“空中生命線”的暢通??拐鹁葹钠陂g,民航共執(zhí)行抗震救災飛行任務1600余班,運送軍隊、武警、公安消防官兵及搶險、醫(yī)療等人員5.1萬人次,運送救災物資1.5萬噸;改裝飛機,向20個城市運送擔架傷員3495人;派出34架直升機,共執(zhí)行任務1006架次,在運送救災人員、物資,搶救受災群眾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北京奧運會:優(yōu)質高效
為籌備奧運航空運輸保障工作,民航系統(tǒng)去年對數萬名員工進行了培訓,累計投入724億元用于空管、安保、機場運行及優(yōu)質服務等設施設備更新改造。針對北京奧運反恐嚴峻形勢,民航局在短時間內即為全國156個機場配備安裝爆炸物探測設備1087臺,并完成了全部工作人員的專業(yè)培訓。奧運會期間,共保障涉奧飛行7193架次,涉奧人員抵離11.1萬人次。殘奧會期間,共保障殘奧航班2085架次,殘奧大家庭成員抵離2.1萬人次,其中輪椅旅客3061人。
去年,中國民航還圓滿完成了專機、兩岸包機直航、運送我國維和部隊、派遣特殊商業(yè)航班赴泰國接返滯留中國公民等重大航空運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