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1日,華燈初上,高樓林立的深圳市中心車水馬龍,流光溢彩。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設立的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qū),深圳一直被看作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從1980年國家批準設立經濟特區(qū)以來,“深圳速度”已經成為人們的一個習慣用語。在短暫的28年間,深圳從一個人口只有3萬人的邊陲小漁村發(fā)展到人口過千萬的現(xiàn)代大都市,城區(qū)面積也從最初的3平方公里擴大到了700多平方公里,GDP也從1979年的1.79億元增長到了2007年的6700多億元,創(chuàng)造了世界經濟發(fā)展史上的奇跡。深圳目前已經成長為中國內地經濟最發(fā)達的城市之一。高新技術產業(yè)、現(xiàn)代物流業(yè)、金融服務業(yè)以及文化產業(yè)是其四大支柱產業(yè)。此外,作為中國主要的外貿口岸,深圳進出口總額連續(xù)10多年位居大中城市第一。2007年,深圳人均GDP達到10628美元,成為內地首個人均GDP過萬美元的城市。新華社記者 任勇 攝

深圳市中心的寫字樓高聳入云(10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文杰 攝

10月14日,深圳市中心的“拓荒?!钡裣瘛P氯A社記者 周文杰 攝

10月14日,市民在深圳市深南大道旁的鄧小平畫像前廣場上休閑。新華社記者 周文杰 攝

10月15日,工人在康佳集團有限公司的手機生產車間內忙碌。新華社記者 任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