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0月1日電(記者葉建平、劉海)10月1日,在和煦的秋日陽光照耀中,曾經飽受大地震災害蹂躪的四川災區(qū),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與充滿希望的節(jié)日氣氛中。
收獲的國慶節(jié):“在新房子里請親戚來過節(jié)!”
時間:10時
地點:極重災區(qū)都江堰市上元村
村民王清玉今天起了個大早,殺雞宰鴨,忙活個不停。中午,家里的許多親戚朋友都要趕過來,參觀她家的新房子,一起過個快樂的國慶節(jié)。
“5·12”大地震使位于青城山腳下的上元村損毀慘重,905戶居民房屋受損,其中倒塌110戶,嚴重損壞517戶。王清玉家的房屋也嚴重受損,不能住人了,當時全家人心里難受極了。
可是震后不久,國家和四川省就出臺了對農民自建永久性住房的補助政策,這讓王清玉一家人看到了希望。根據政策,他們領到了19000元的建房補助金,又找親戚借了一些錢,加上自家積蓄,很快湊足了修房需要的4萬多元。
8月22日,王清玉家的房子動工了。9月18日,100多平方米的房屋連同裝修一起完成。9月底,經過驗收,王清玉和上元村其他20多戶村民一起,作為災區(qū)首批完成自建農房者正式住進了新房子。
記者在王清玉家中看到,房子共分為五間,堂屋、臥室、廚房一應俱全,雖然裝修比較簡單,但整個房子干凈整潔,很有“家”的溫馨氣息。
“現(xiàn)在我留下來照顧家,丈夫出去打工,每個月可以掙到七八百元錢,應該很快就能把借款還上了?!蓖跚逵裾f,“只要一家人一起努力,生活會越來越好的?!?/p>
快樂的國慶節(jié):“我又可以玩輪滑了!”
時間:14時許
地點:極重災區(qū)什邡市紅白鎮(zhèn)
1日下午,紅白鎮(zhèn)板房區(qū)臨時體育中心里,一個小男孩開心地玩著輪滑。只見他縱力一跳,躍過石頭,然后穩(wěn)穩(wěn)地落下,旁邊圍觀的小朋友們發(fā)出一片贊嘆聲,小男孩也開心地笑了。
小男孩名叫趙昌粒,12歲,是紅白鎮(zhèn)中心學校六年級一班的學生。小昌粒從小喜歡體育運動,打籃球、踢足球、玩輪滑……。他是班里的體育委員,還拿過學校運動會的400米和800米比賽冠軍。
然而,他所在的學校在汶川地震中遭受了毀滅性打擊,教學樓瞬間變成了殘垣斷壁,159名孩子永遠地離開了他們,小昌粒也不幸失去了右手。
失去右手的小昌粒,今年開學后不再擔任體育委員,而是當起了紀律委員。“班里大多數(shù)同學都很‘服’我,因為我以前是他們的‘教練’,一些人跟著我學輪滑?!?/p>
現(xiàn)在,小昌粒每天都到板房區(qū)臨時體育中心去鍛煉。剛開始,他走路明顯有些傾斜。裝上假肢后,他在運動中又慢慢地學會了調節(jié)身體平衡。
“我沒覺得和別人不一樣,只是我的右手稍微有點不好使而已。國慶節(jié)我和小朋友們玩得很高興?!毙〔R荒橆B皮地對記者說,“原來我想像老爸一樣去當兵,現(xiàn)在我想當殘奧會的冠軍!”
勞動的國慶節(jié):“我們絕不會喊累!”
時間:11時
地點:德陽災區(qū)廣青路重建工地
轟隆隆、轟隆隆、轟隆隆……1日上午,廣(漢)青(牛沱)路重建工地上,幾臺壓路機正在高溫瀝青路面上來回開動。壓路機所過之處,幾名身著橙色工作服的援建者立即跑上去,用鏟子清理“彈”起的瀝青,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衣背。
廣青公路起于成(都)綿(陽)高速公路并縱貫極重災區(qū)什邡市,沿線有數(shù)十家大中型企業(yè),是當?shù)刂匾霓r產品、礦產資源、旅游資源開發(fā)“生命線”。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這條“生命線”成了北京市的首批援建項目之一。
49歲的譚文憲皮膚黝黑,一臉憨厚的笑容。他是北京城建有限公司的一名壓路機機手,剛剛滿頭大汗地從壓路機里鉆出來。他告訴記者,熱瀝青料剛鋪上路基時,溫度高達180℃,在壓路機駕駛室內,至少也有40℃左右,而每名司機一呆就得幾個小時,悶熱難耐。
像譚文憲一樣,數(shù)百名北京援建者都放棄了國慶假期,仍然奮戰(zhàn)在災區(qū)重建的工地上,以此作為祖國生日的獻禮?!拔遗畠好髂昃鸵呖剂耍畯V青路’對我來說,也是一次高考。”北京城建道橋有限公司廣青路項目部生產副經理孫奇福笑著說,“雖然我們把國慶節(jié)過成了‘勞動節(jié)’,很辛苦,但我們絕不會喊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