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居民赴臺旅游首發(fā)團游客結(jié)束在臺灣的全部行程,13日全部離開臺灣,分別搭乘國航、南航、東航等航空公司的兩岸周末包機返回大陸各地。

13日下午,廣東赴臺旅游首發(fā)團團友們回到廣州。人民日報記者 許培武攝 大陸居民赴臺旅游首發(fā)團近700名游客7月4日開始在臺的旅游行程,先后游覽了太魯閣、日月潭、阿里山、墾丁、臺北故宮博物院等知名景點,沿途受到臺灣同胞的熱情歡迎和接待。
在臺灣機場,隨處可見首發(fā)團團員推著滿滿的行李車等待托運,大包小包的行李中都是臺灣特產(chǎn),包括鳳梨酥、肉松、魚松、高山茶、琉璃、珊瑚等等。登機前,首發(fā)團團員與幾天來朝夕相處的臺灣導游緊緊擁抱,依依惜別。
此前的7月11日,先期完成旅游行程的部分首發(fā)團成員已乘機平安返回大陸。
6月13日,海峽兩岸關系協(xié)會與海峽交流基金會在北京經(jīng)平等協(xié)商,達成并簽署了《海峽兩岸關于大陸居民赴臺灣旅游協(xié)議》。根據(jù)協(xié)議附件,大陸居民赴臺旅游自7月18日起正式實施,于7月4日啟動首發(fā)團。(記者王堯、王平)
赴臺游江蘇首發(fā)團在臺最后一個上午見聞:“留下好印象”
7月11日上午,是大陸赴臺旅游首發(fā)團江蘇分團在臺的最后一個上午。這一天,已完成環(huán)島游的江蘇團還有一個重要的行程——參訪臺北“國父紀念館”。
“國父紀念館”有“臺灣第一座中國現(xiàn)代建筑”之譽,1972年落成。
“江蘇和臺灣有許多共同點。我們的團員也和‘國父紀念館’很有緣分。今天來參訪,除了表達對中山先生的敬仰,也是來看看好朋友、老朋友?!别^長室里,江蘇團團長、省旅游局副局長張驥與“國父紀念館”館長鄭乃文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江蘇團的成員中,有許多來自南京近代史遺址博物館和中山陵園管理局。他們曾經(jīng)到訪過“國父紀念館”,此次舊地重游,心情除了興奮外還多了一份親切。
在館內(nèi)一處寫有“留下好印象”的桌前,團員們紛紛停下腳步。原來,“國父紀念館”在這里提供許多與中山先生有關的圖章供游人“蓋章”留念,有一枚還是鋼印。在“國父紀念館”宣傳資料上蓋章,“留下好印象”,成了團員們不約而同的選擇。
“臺灣是我夢縈魂牽的地方,沒想到在我的有生之年愿望還能變成現(xiàn)實?!?7歲的南京南瑞集團工程師陳國建,說起這次臺灣行頗有感觸。這一路,臺灣的山山水水給了喜歡寫詩的他不少靈感。
“國父紀念館”此次特意全天開啟中山公園內(nèi)的人工噴泉,并破例允許大陸觀光客可以近身和館內(nèi)衛(wèi)兵合影。平時,和衛(wèi)兵近身合影是不被允許的。
“一切都是為了讓大陸游客‘留下好印象’,希望兩岸人民可以常來常往?!边@是臺灣人民的一片誠意。(王 堯 王 平)
美食美景真情義
7月13日15時10分,廣東臺灣游首發(fā)團的105位游客由臺北搭乘南航直航包機抵達白云國際機場。
伴隨全程3件事 美景、美食、高關注
廣之旅首發(fā)團游客最顯眼的是大箱大包一大堆。很多團友是1個箱子去,3個箱子回。除了在臺灣收到的豐富紀念品和臺灣資料外,還有買的特產(chǎn)、衣服等等。據(jù)首發(fā)團領隊們估算,游客人均消費約萬元,用“滿載而歸”來形容就最貼切了。
出發(fā)前最受關注的范清菊女士再次成為媒體追訪的對象。范女士激動地說:“和哥哥在臺北終于見到面!他的精神很好,謝謝大家的關心!”
當記者提出看看團友們帶回來的禮物時發(fā)現(xiàn),大家?guī)У米疃嗟氖桥_灣小吃和特產(chǎn)。巫先生夫婦帶回了臺灣的鳳梨酥、太陽餅、檳榔等,當場就想分給接機的記者朋友品嘗。巫先生說:“想不到那里的小吃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還要好吃,而且價格跟廣州差不多,我跟太太都喜歡嘗鮮,臺灣之行讓我們大快朵頤!”
說起吃,這些廣東團友興致大增,有人說阿里山的沙茶山豬肉最好吃,爽脆之余一點肥膩感覺都沒有,質(zhì)地又結(jié)實;有人贊阿里山的福菜石萵筍最鮮嫩,清甜脆口,還有酥炸夜溪蝦和檸檬煎靖魚都是美味極品。也有人鐘情于臺灣小吃,擔仔面、甜不辣、鹽酥雞、肉燥飯,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地里長的,團友們都一一嘗盡。
臺灣美景數(shù)不盡 團友力推臺灣游
當被問到臺灣有哪些景點最值得推薦時,團長趙文志說:“臺灣景色非常優(yōu)美,動靜結(jié)合。西岸匯集了臺北、南投、嘉義等多個極具歷史價值的城市,人文氣息濃郁,充分顯示了臺灣人民的智慧和勤勞;而東岸則凝聚了醉人的自然風光,高山流水、物產(chǎn)豐盛,是大自然對寶島的恩賜。”
團友黃先生就特別喜歡臺東的熱帶風光。他說:“臺灣東海岸景色不遜塞班島,面對著浩瀚的太平洋,心境豁然開朗,下次想做一次深度游?!?/p>
團友李女士則極力推薦中臺禪寺,“在中臺禪寺,不允許燒香,給人一種寧靜、脫俗的感覺。”剛剛回程的李女士已經(jīng)預定下次的臺灣游旅程,她說,一定要在阿里山櫻花盛開的3、4月份去。
團友周先生盛贊臺灣人民的熱情好客。他說,臺灣人的服務意識很強,值得大陸商家學習。
游程伴隨紀念日 團友最多會親19位
親人團圓、團友生日、結(jié)婚周年紀念,此次臺灣行可謂喜事一籮筐,不少團友度過難忘的紀念日。
團友中一位52歲湖南籍的陳女士于7月5日在酒店會見了久違的親人。團友們悄悄一數(shù):“居然有19位!”
團友陳強在臺灣度過21歲的生日?!笆讏F游一路收獲的是真情和熱忱!”陳強的媽媽劉女士高興地說,當天領隊特別吩咐餐廳做了生日蛋糕……
在臺灣度過結(jié)婚40周年紀念日的巫先生和巫太太說:“團友們送給我們真誠的祝福,讓我們感受到團友的關切之情和臺灣朋友的真情,真是太有意義了!”巫先生因為太太暈車,出發(fā)前準備了10個塑料袋備嘔吐時用,沒想到10天一個都沒用出去。他們直夸車舒適、司機技術好,塑料袋也成為響應臺灣環(huán)保號召“將垃圾帶回家”的收納袋。
團友溫前從事旅游十幾年,到訪過很多地方。她深有感觸,“此次臺灣行讓我們看到一個真正的臺灣,10天時間和臺灣同胞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溝通,那種血濃于水的真情是任何一次旅程都無法替代的!”(鄧 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