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四川德陽6月6日電(記者 孫茂慶)“小木嶺方向一個洞口還有700多名礦工困在山上!”5月17日17時,僥幸生還的德陽農(nóng)林公司職工唐旭波向空降兵某師報告。
時間就是生命。
副師長趙進軍當(dāng)即決定,率150人的救援隊急速前往營救。他們邊行軍邊研究施救方案,到達山腳下后,發(fā)現(xiàn)通往洞口方向根本沒有路,都是懸崖峭壁。戰(zhàn)士們艱難地攀登了400米后,再也無法前行,一個陡峭的山壁擋住了通往洞口的去路。
官兵們急中生智,用砍來的木棍和震斷的電纜扎制了一個100米的軟梯。參加過“愛爾納·突擊”國際比武的作訓(xùn)股長吳雪冰帶領(lǐng)5名戰(zhàn)士組成“敢死隊”,要把軟梯懸掛固定在峭壁上。
官兵們帶上捆綁空投物資的捆綁帶,蹬著石縫,艱難地向上攀登。攀登到距出發(fā)點約80米處時,戰(zhàn)士劉彬遇到一塊隆起的巖石,再也沒有可以利用的支撐點了。
經(jīng)過觀察,劉彬發(fā)現(xiàn)右上方有一根斷裂的電纜,他試著拉了拉,覺得電纜有一定承受力,使身體緊貼著崖壁,一手反抓著電纜,一手使勁摳著崖壁,一點一點向上挪動。5米的距離足足爬了10多分鐘,最終到達了洞口。官兵們迅速固定了捆綁帶,把搭救的軟梯懸掛在洞口。
這個隧道洞近2000米長,由于塌方積了1米多深的水,隊員們涉水而過,摸黑走到洞的另一頭。
一見到解放軍,受災(zāi)群眾哭成一片。他們中有的受了重傷不能行走,有的餓得沒有了力氣??吹揭幻缺辉覕嗟牡V工,戰(zhàn)士李華南彎下腰對他說:“我們就是來救你們下山的!”
戰(zhàn)士們將毛巾撕成布條接起來,把這名礦工捆在李華南的背上,又在礦工身上系上了保險繩。100米的軟梯,一個人攀爬起來都十分困難,又背一個人,稍有不慎,兩人就會墜落懸崖。當(dāng)李華南爬到軟梯中間時,突然腳底一滑,軟梯不停地晃動,李華南拼命用手抓住軟梯,上面的戰(zhàn)士使勁拉緊保險繩,才慢慢將這名礦工送到軟梯下。
在這條生命的“天梯”上,李華南先后背出7名重傷員……經(jīng)過3天2夜的奮戰(zhàn),官兵們最終將剩余的756名受困礦工全部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