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6月7日電(記者 何廣懷)海關總署深圳原產地管理辦公室7日表示,內地對香港產品實施零關稅政策3年半以來,范圍不斷擴大,為香港產業(yè)結構多元化發(fā)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據介紹,《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2004年實施初期,內地以零關稅進口香港的貨物有10個類別、67個稅號,到今年5月,香港受惠貨物類別已增至14個,受惠稅號達294個,分別增長了四成和3.39倍;零關稅商品稅號已由當初的374個增至目前的1449個;增加的貨物類型主要有食品類、紡織原料、服裝和機電產品等。
內地對藥品、化工品等香港傳統(tǒng)優(yōu)勢產品的進口量逐年增加。其中,受惠最大單項產品為港產“中成藥”,實施以來受惠總貨值為2.8億美元,占總受惠值的26.35%。
內地零關稅政策的實施,還帶動了塑料、金屬和食品等香港非傳統(tǒng)產品受惠進口的迅速崛起。其中,內地對港產“初級形狀聚苯乙烯”為主的塑料制品的進口迅速增長,2004年受惠貨值僅為1360.63萬美元,2005年、2006年分別達到4368.49萬美元和8314.39萬美元。
香港機電制造業(yè)也從內地的零關稅政策中受惠不少。統(tǒng)計顯示,港產的“鉆探機械零件”、“履帶式鉆機”等機械產品已開始陸續(xù)進入內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