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一份綜合、動態(tài)反映市民、特別是中低收入人群生活福利狀況的《深圳市民生凈福利指標體系》在深圳市委四屆五次全體會議上通過并將實施。
本著可比較、能計算的原則,《指標體系》通過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主要飲用水源達標率、社會保險綜合參保率等21項關乎民生的指標進行量化,以衡量政府的財政投入有多少給公眾帶來福利。
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認為,構建和諧社會,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全體人民,特別是中低收入人群得到實惠。這個體系是促使干部真正樹立“為民辦實事”政績觀的“標桿”,也是群眾監(jiān)督政府工作的“量尺”,還是政府政績考核的“指揮棒”。
據專家解釋,“凈福利”是經濟發(fā)展所帶來的全部經濟福利減去用于補償伴隨經濟發(fā)展而產生的負面效應的消耗后所剩余福利。
按照這一指標體系,深圳將加大政府對社會福利、環(huán)保投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教科文衛(wèi)體等的財政投入。(記者 胡謀)